近期,生物医药行业正成为资本市场瞩目的焦点。
在人口老龄化加剧、AI+医疗技术持续发展、政策红利释放的大背景下,生物医药板块经历过去几年的调整,今年以来开始逐步受到资金关注。而在众多投资生物医药板块的指数中,有一只指数凭借其聚焦硬科技、高成长等特点,正成为投资者布局生物医药前沿领域的投资利器,今天基金研究所就带您走进上证科创板生物医药指数(以下简称"科创生物"),探寻其背后的投资机遇。
解码科创生物指数
上证科创板生物医药指数是反映科创板生物医药产业上市公司证券整体表现的重要风向标,该指数从科创板市场中精选了50只市值较大的生物医药相关领域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覆盖生物医药、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农业、生物质能、其他生物业等多个领域。
从行业分布来看,该指数高度聚焦于生物医药核心领域。截至2025年4月24日,指数中医疗器械占比40.72%,化学制药和生物制品分别占比超36%和16%,此外还涉及化学、动物保健等其他生物技术领域,这种结构使指数既能把握医药创新的主线机会,又能捕捉相关领域的突破性进展。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年4月24日,申万二级行业
总的来说,科创生物指数具有以下几大鲜明特点:
聚焦科技创新,“硬科技”属性明显
科创板核心支柱六大产业中,生物医药是第二大权重板块,作为科创板主题指数,科创生物指数成分股全部来自科创板上市企业,这些公司普遍具有高研发投入、高成长性的特点,具有十分明显的“硬科技”属性。
代表中国生物医药前沿
科创生物指数中的企业在各自领域拥有核心技术优势,形成了完整的前沿医疗技术图谱,涵盖AI+医疗、基因治疗、细胞治疗、高端医疗器械等前沿医疗技术领域,这种技术领先性使指数能够充分受益于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
高成长性与高弹性并存
科创生物指数体现了高成长性与高弹性的双重特征。由于成分股多为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的中小企业,指数表现出较高的市场弹性,在提供高beta收益机会的同时,也需注意指数的波动风险。
生物医药方向投资价值凸显
在人口老龄化、AI+医疗加速发展等大背景下,生物医药方向投资价值凸显。
人口老龄化加速医药产业增长
根据国家统计局2025年初发布的数据,中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3.1亿,占全国人口的22%。根据预测到2035年占比将超过30%。人口老龄化趋势下,创新药、医疗器械、医疗服务等领域的市场需求或将大幅增加,而科创板生物医药企业在这些领域布局深入,如肿瘤创新药、高值耗材、分子诊断等细分赛道,将直接受益于人口结构变化带来的行业红利。
AI+医疗加速发展
当前,生物医药成为人工智能最大的应用领域之一,AI 技术赋能医疗服务众多环节,在包括影像(病理影像、内窥镜影像等多类影像)、制药、机器人、临床决策系统、基因检测、智慧病理等领域应用广泛,极大地提升了医疗效率和质量,AI+医疗也成为市场的热点方向之一。
政策支持力度加大
此外,国家近年来陆续出台了多项政策支持生物医药行业发展,板块行情正在逐步回暖。例如国家药监局在2024年7月31日和2024年11月27分别发布了《优化创新药临床试验审评审批试点工作方案》和《医保带来的发展新增量》,探索建立全面提升药物临床试验质量和效率的工作制度和机制,缩短药物临床试验启动用时,全链条支持创新药产业发展。
医药行业整体估值依然处低位
经历了连续几年的调整,医药板块估值仍处于低位。根据Wind和国信证券数据,截至2025年3月31日,医药生物(申万)的整体估值水平已充分回调,PE(TTM)为30.57,处于近5年历史分位点51.16%,估值相对便宜。
资料来源:Wind、国信证券
如何投资科创生物指数?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直接投资医药行业个股对专业门槛要求较高,风险也较大。而通过聚焦医药硬科技的嘉实上证科创板生物医药ETF(基金代码588700)实现对科创板生物医药板块一键布局,既能降低投资个股风险,又能把握行业整体机会,是参与科创板医药投资的便捷工具。
此外,没有股票账户的投资者也可以通过嘉实上证科创板生物医药ETF发起联接基金(A类021060/C类021061)参与科创板生物医药产业投资。
本期基金研究所就到这里,下期再见。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投资人应当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特别是特有风险,并根据自身投资目的、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是否和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谨慎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或本金不受损失。过往业绩不预示其未来业绩,其他基金业绩不构成本基金业绩的保证。
近期,生物医药行业正成为资本市场瞩目的焦点。
在人口老龄化加剧、AI+医疗技术持续发展、政策红利释放的大背景下,生物医药板块经历过去几年的调整,今年以来开始逐步受到资金关注。而在众多投资生物医药板块的指数中,有一只指数凭借其聚焦硬科技、高成长等特点,正成为投资者布局生物医药前沿领域的投资利器,今天基金研究所就带您走进上证科创板生物医药指数(以下简称"科创生物"),探寻其背后的投资机遇。
解码科创生物指数
上证科创板生物医药指数是反映科创板生物医药产业上市公司证券整体表现的重要风向标,该指数从科创板市场中精选了50只市值较大的生物医药相关领域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覆盖生物医药、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农业、生物质能、其他生物业等多个领域。
从行业分布来看,该指数高度聚焦于生物医药核心领域。截至2025年4月24日,指数中医疗器械占比40.72%,化学制药和生物制品分别占比超36%和16%,此外还涉及化学、动物保健等其他生物技术领域,这种结构使指数既能把握医药创新的主线机会,又能捕捉相关领域的突破性进展。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年4月24日,申万二级行业
总的来说,科创生物指数具有以下几大鲜明特点:
聚焦科技创新,“硬科技”属性明显
科创板核心支柱六大产业中,生物医药是第二大权重板块,作为科创板主题指数,科创生物指数成分股全部来自科创板上市企业,这些公司普遍具有高研发投入、高成长性的特点,具有十分明显的“硬科技”属性。
代表中国生物医药前沿
科创生物指数中的企业在各自领域拥有核心技术优势,形成了完整的前沿医疗技术图谱,涵盖AI+医疗、基因治疗、细胞治疗、高端医疗器械等前沿医疗技术领域,这种技术领先性使指数能够充分受益于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
高成长性与高弹性并存
科创生物指数体现了高成长性与高弹性的双重特征。由于成分股多为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的中小企业,指数表现出较高的市场弹性,在提供高beta收益机会的同时,也需注意指数的波动风险。
生物医药方向投资价值凸显
在人口老龄化、AI+医疗加速发展等大背景下,生物医药方向投资价值凸显。
人口老龄化加速医药产业增长
根据国家统计局2025年初发布的数据,中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3.1亿,占全国人口的22%。根据预测到2035年占比将超过30%。人口老龄化趋势下,创新药、医疗器械、医疗服务等领域的市场需求或将大幅增加,而科创板生物医药企业在这些领域布局深入,如肿瘤创新药、高值耗材、分子诊断等细分赛道,将直接受益于人口结构变化带来的行业红利。
AI+医疗加速发展
当前,生物医药成为人工智能最大的应用领域之一,AI 技术赋能医疗服务众多环节,在包括影像(病理影像、内窥镜影像等多类影像)、制药、机器人、临床决策系统、基因检测、智慧病理等领域应用广泛,极大地提升了医疗效率和质量,AI+医疗也成为市场的热点方向之一。
政策支持力度加大
此外,国家近年来陆续出台了多项政策支持生物医药行业发展,板块行情正在逐步回暖。例如国家药监局在2024年7月31日和2024年11月27分别发布了《优化创新药临床试验审评审批试点工作方案》和《医保带来的发展新增量》,探索建立全面提升药物临床试验质量和效率的工作制度和机制,缩短药物临床试验启动用时,全链条支持创新药产业发展。
医药行业整体估值依然处低位
经历了连续几年的调整,医药板块估值仍处于低位。根据Wind和国信证券数据,截至2025年3月31日,医药生物(申万)的整体估值水平已充分回调,PE(TTM)为30.57,处于近5年历史分位点51.16%,估值相对便宜。
资料来源:Wind、国信证券
如何投资科创生物指数?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直接投资医药行业个股对专业门槛要求较高,风险也较大。而通过聚焦医药硬科技的嘉实上证科创板生物医药ETF(基金代码588700)实现对科创板生物医药板块一键布局,既能降低投资个股风险,又能把握行业整体机会,是参与科创板医药投资的便捷工具。
此外,没有股票账户的投资者也可以通过嘉实上证科创板生物医药ETF发起联接基金(A类021060/C类021061)参与科创板生物医药产业投资。
本期基金研究所就到这里,下期再见。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投资人应当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特别是特有风险,并根据自身投资目的、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是否和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谨慎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或本金不受损失。过往业绩不预示其未来业绩,其他基金业绩不构成本基金业绩的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