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投资也有“不可能三角”?
| 2024-11-01
本文内容2366个字,建议阅读时长5分钟
股票投资也有“不可能三角”?
字体大小:

“不可能三角”一般指社会生活决策中或者政策制定中面临诸多困境,难以同时达成三个方面的目标。比如经常开玩笑说,钱多、事少、老板好的工作不存在。这就是不可能三角中的一类。

“不可能三角理论”最初诞生于经济学中,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克鲁格曼在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基础上,结合对亚洲金融危机的实证分析,提出了“不可能三角理论”。

也就是一个国家不可能同时实现资本的自由流动、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货币汇率的稳定性。97年不少亚洲国家的金融制度不够健全,种种原因之下,最终不得不放弃与美元挂钩的联系汇率,货币汇率大幅贬值。

权益投资不可能三角

权益投资中也存在一个不可能三角。

我们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无法找到同时兼具行业高景气(空间大)、低估值、好质地的股票标的。我们可以根据个人的投资风格选择其中两角。

①高景气+好质地往往估值较高,构成了成长风格的投资策略。

例如高景气的新能源赛道,无论是电动智能车、储能、光伏等行业近年的业绩增速都远超市场均值,其中质地优异、具备一定护城河优势的企业PE倍数也远超市场均值。以中证新能源汽车指数为例,该指数2020年市盈率一度高达100倍以上,其中的龙头企业甚至更高,但在依旧在随后的两年中跑出了亮眼的超额收益。

②高景气+低估值的标的往往质地不如同业的一线企业,构成了主题的投资策略。

都说风口来了,猪也能飞到天上。当行业的浪潮滚滚而来时,整体行业繁荣向上或基本面发生反转,不少质地有瑕疵的企业由于估值相对较低,拥有更大的弹性,深受主题投资资金青睐。

③低估值+好质地往往阶段性景气难以保证,构成了价值风格的投资策略。

对估值和质地的苛刻要求是很多价值投资者心里的准绳。他们会在公司的价格低于价值的时候介入,等待市场的价值回归,这种时候往往是行业处在景气低位时出现。无论是国内的白酒还是国外的可乐,都证明了价值投资策略的有效性。

不可能三角真的是永恒悖论?

其实,在一些极端的情况发生时,市场难免因为短期的恐慌,选择卖出或被迫抛售优质资产。

首先,大熊市的时候泥沙俱下,即使高成长、高质量的企业也难免受到拖累。熊市的低点造就了一批未来的三倍股、五倍股甚至十倍股。

此外,对于行业来说,黑天鹅则更为普遍,短期的利空有些时候并不会影响行业长期的基本面。例如白酒行业在2012年受到“八项规定”政策的影响,及塑化剂超标事件导致大幅调整,2018年医药行业开始集采政策带来的下跌,并不会影响行业长期的景气和空间,反而会给其中质地优良的企业带来一个好的价格。短期市场的非理性下,“不可能三角”的三个角也可能同时满足。

我们在进行权益投资的过程中,“不可能三角”是一个非常实用的分析框架。

对于个股进行投资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这三个维度进行筛选,一方面可以迅速淘汰掉两个角甚至三个角都不符合的企业;另一方面,对于比较进阶的投资者,可以先对市场的风格走势有一个判断,例如如果看好价值风格,就去更加关注价格和质地符合要求的公司等等。

对于基金投资也是一样,我们可以通过“不可能三角”模型判断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以及他们是否知行合一,这样既有助于投后的预期管理,也更容易和基金经理建立长期的信任关系。

风格坚定不飘移的基金经理往往会知行合一,例如成长偏价值的基金经理会关注景气和质地,而成长偏主题的基金经理可能对质地要求没有这么高,可能会在景气的赛道中选择二、三线的企业。

*风险提示:基金投资需谨慎,投资人应当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特别是特有风险,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是否和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谨慎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或本金不受损失。过往业绩不预示其未来业绩,其他基金的业绩也不构成本基金业绩的保证。

上一篇 下一篇
股票投资也有“不可能三角”?
| 2024-11-01
本文内容2366个字,建议阅读时长5分钟
股票投资也有“不可能三角”?
字体大小:

“不可能三角”一般指社会生活决策中或者政策制定中面临诸多困境,难以同时达成三个方面的目标。比如经常开玩笑说,钱多、事少、老板好的工作不存在。这就是不可能三角中的一类。

“不可能三角理论”最初诞生于经济学中,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克鲁格曼在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基础上,结合对亚洲金融危机的实证分析,提出了“不可能三角理论”。

也就是一个国家不可能同时实现资本的自由流动、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货币汇率的稳定性。97年不少亚洲国家的金融制度不够健全,种种原因之下,最终不得不放弃与美元挂钩的联系汇率,货币汇率大幅贬值。

权益投资不可能三角

权益投资中也存在一个不可能三角。

我们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无法找到同时兼具行业高景气(空间大)、低估值、好质地的股票标的。我们可以根据个人的投资风格选择其中两角。

①高景气+好质地往往估值较高,构成了成长风格的投资策略。

例如高景气的新能源赛道,无论是电动智能车、储能、光伏等行业近年的业绩增速都远超市场均值,其中质地优异、具备一定护城河优势的企业PE倍数也远超市场均值。以中证新能源汽车指数为例,该指数2020年市盈率一度高达100倍以上,其中的龙头企业甚至更高,但在依旧在随后的两年中跑出了亮眼的超额收益。

②高景气+低估值的标的往往质地不如同业的一线企业,构成了主题的投资策略。

都说风口来了,猪也能飞到天上。当行业的浪潮滚滚而来时,整体行业繁荣向上或基本面发生反转,不少质地有瑕疵的企业由于估值相对较低,拥有更大的弹性,深受主题投资资金青睐。

③低估值+好质地往往阶段性景气难以保证,构成了价值风格的投资策略。

对估值和质地的苛刻要求是很多价值投资者心里的准绳。他们会在公司的价格低于价值的时候介入,等待市场的价值回归,这种时候往往是行业处在景气低位时出现。无论是国内的白酒还是国外的可乐,都证明了价值投资策略的有效性。

不可能三角真的是永恒悖论?

其实,在一些极端的情况发生时,市场难免因为短期的恐慌,选择卖出或被迫抛售优质资产。

首先,大熊市的时候泥沙俱下,即使高成长、高质量的企业也难免受到拖累。熊市的低点造就了一批未来的三倍股、五倍股甚至十倍股。

此外,对于行业来说,黑天鹅则更为普遍,短期的利空有些时候并不会影响行业长期的基本面。例如白酒行业在2012年受到“八项规定”政策的影响,及塑化剂超标事件导致大幅调整,2018年医药行业开始集采政策带来的下跌,并不会影响行业长期的景气和空间,反而会给其中质地优良的企业带来一个好的价格。短期市场的非理性下,“不可能三角”的三个角也可能同时满足。

我们在进行权益投资的过程中,“不可能三角”是一个非常实用的分析框架。

对于个股进行投资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这三个维度进行筛选,一方面可以迅速淘汰掉两个角甚至三个角都不符合的企业;另一方面,对于比较进阶的投资者,可以先对市场的风格走势有一个判断,例如如果看好价值风格,就去更加关注价格和质地符合要求的公司等等。

对于基金投资也是一样,我们可以通过“不可能三角”模型判断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以及他们是否知行合一,这样既有助于投后的预期管理,也更容易和基金经理建立长期的信任关系。

风格坚定不飘移的基金经理往往会知行合一,例如成长偏价值的基金经理会关注景气和质地,而成长偏主题的基金经理可能对质地要求没有这么高,可能会在景气的赛道中选择二、三线的企业。

*风险提示:基金投资需谨慎,投资人应当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特别是特有风险,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是否和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谨慎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或本金不受损失。过往业绩不预示其未来业绩,其他基金的业绩也不构成本基金业绩的保证。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