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之下,如何坐稳扶好?是否需要适当止盈?止盈之后怎么办?
一
投资中要止盈,也要在场
在基金投资中,适当止盈是将“涨幅”落到“收益”的关键步骤。
止盈,可以简单理解为低买高卖,具体指在投资过程中,投资者为自己设定一个预期收益目标,当基金净值涨幅达到这个目标时,卖出持有的基金份额,从而锁定收益、落袋为安。
实际操作中,很多投资者,尤其是浮盈丰厚的投资者,可能都有过共同的纠结:止盈早了,可能会“卖飞”,踏空后市可能的大级别行情;止盈晚了,不仅容易在市场高位波动中忐忑不安,还有可能浮盈缩水,追悔莫及。
因此,针对浮盈较大的基金进行适当止盈,有一定的必要,但这并非看空后市,而是在锚定估值水平的基础上,对短期波动风险进行科学理性判断,通过仓位动态调整,锁定相对确定性、兑现阶段性收获。
止盈也不意味着投资的终结,而是新周期的开始。机遇当前,我们仍然需要保持在场,为财富管理寻找更合适的配置机会。
尤其是立足当下,从2024年9月底行情启动至今,经济回升、企业盈利态势向好、新质产业崛起、内外资重估流入……这些积极因素持续凝聚,甚至不断强化,成为支持股市稳步走强的强韧支撑,和过往急拉快涨的节奏不同,未来中国权益市场的修复大概率还将持续,止盈之后保持在场,很有必要。
二
止盈,具体如何操作?
对于不同投资者来说,何时止盈、如何止盈没有标准答案,它取决于大家不同的投资目标、风险承受能力、持有的基金类型等因素。以下几种适合权益基金适时止盈的操作方法,供大家参考。
01
目标收益率止盈法
先设定阶段性收益率止盈点,达到止盈点后卖出。
我们可以根据持有基金的类型、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市场整体环境等,设置合适的阶段性收益率止盈点。例如,如果我们持有的是股票型基金,结合当前的是市场环境和估值水平将阶段性收益率止盈点设置在30%,触及这个目标,选择分批落袋为安。
02
最大回撤法
在目标收益率止盈法的基础上加设一个最大回撤限制。
这种方法强调达到止盈点后先不止盈,而是等最大回撤达到一定数值时再赎回。比如,当我们持有股票型基金阶段性收益达到30%,市场环境依然较好,可以选择继续持有,同时设置5%的最大回撤,当5%的最大回撤出现时再赎回。相比目标止盈法,最大回撤法或许能够帮助我们赚取更多行情涨幅。
03
估值止盈法
动态跟踪基金投资标的的估值水平,当估值过热,超出历史平均水平一定程度时,选择适时止盈。
估值止盈法的适用范围很广,尤其是ETF等指数基金,常用估值指标包括PE(市盈率)、PB(市净率),理论上估值百分位处于历史80%以上时大多处于高估区间,可能存在一定的回调压力。
分享一个进阶小技巧,估值止盈法叠加上面的目标收益率止盈法、最大回撤法共同使用,投资体验可能会更好。
最后,提醒一下大家,止盈操作还有三点注意事项:
一、止盈点的设置不要太低,过于频繁的止盈和重新配置可能会导致本金闲置、增加交易成本,影响整体收益。
二、当收益达到止盈点时要克服贪婪心理,纪律性执行避免市场回调带来收益缩水。
三、定期评估所选的止盈策略是否适用,并根据市场环境和趋势变化进行调整。
止盈是投资长旅上追求复利必经的一个小站,抵达这一站,期待与您继续出发,奔赴下一站!
风险提示:以上观点不构成具体投资建议。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投资人应当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及其特有风险,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投资人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基金管理人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或本金不受损失。基金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
新高之下,如何坐稳扶好?是否需要适当止盈?止盈之后怎么办?
一
投资中要止盈,也要在场
在基金投资中,适当止盈是将“涨幅”落到“收益”的关键步骤。
止盈,可以简单理解为低买高卖,具体指在投资过程中,投资者为自己设定一个预期收益目标,当基金净值涨幅达到这个目标时,卖出持有的基金份额,从而锁定收益、落袋为安。
实际操作中,很多投资者,尤其是浮盈丰厚的投资者,可能都有过共同的纠结:止盈早了,可能会“卖飞”,踏空后市可能的大级别行情;止盈晚了,不仅容易在市场高位波动中忐忑不安,还有可能浮盈缩水,追悔莫及。
因此,针对浮盈较大的基金进行适当止盈,有一定的必要,但这并非看空后市,而是在锚定估值水平的基础上,对短期波动风险进行科学理性判断,通过仓位动态调整,锁定相对确定性、兑现阶段性收获。
止盈也不意味着投资的终结,而是新周期的开始。机遇当前,我们仍然需要保持在场,为财富管理寻找更合适的配置机会。
尤其是立足当下,从2024年9月底行情启动至今,经济回升、企业盈利态势向好、新质产业崛起、内外资重估流入……这些积极因素持续凝聚,甚至不断强化,成为支持股市稳步走强的强韧支撑,和过往急拉快涨的节奏不同,未来中国权益市场的修复大概率还将持续,止盈之后保持在场,很有必要。
二
止盈,具体如何操作?
对于不同投资者来说,何时止盈、如何止盈没有标准答案,它取决于大家不同的投资目标、风险承受能力、持有的基金类型等因素。以下几种适合权益基金适时止盈的操作方法,供大家参考。
01
目标收益率止盈法
先设定阶段性收益率止盈点,达到止盈点后卖出。
我们可以根据持有基金的类型、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市场整体环境等,设置合适的阶段性收益率止盈点。例如,如果我们持有的是股票型基金,结合当前的是市场环境和估值水平将阶段性收益率止盈点设置在30%,触及这个目标,选择分批落袋为安。
02
最大回撤法
在目标收益率止盈法的基础上加设一个最大回撤限制。
这种方法强调达到止盈点后先不止盈,而是等最大回撤达到一定数值时再赎回。比如,当我们持有股票型基金阶段性收益达到30%,市场环境依然较好,可以选择继续持有,同时设置5%的最大回撤,当5%的最大回撤出现时再赎回。相比目标止盈法,最大回撤法或许能够帮助我们赚取更多行情涨幅。
03
估值止盈法
动态跟踪基金投资标的的估值水平,当估值过热,超出历史平均水平一定程度时,选择适时止盈。
估值止盈法的适用范围很广,尤其是ETF等指数基金,常用估值指标包括PE(市盈率)、PB(市净率),理论上估值百分位处于历史80%以上时大多处于高估区间,可能存在一定的回调压力。
分享一个进阶小技巧,估值止盈法叠加上面的目标收益率止盈法、最大回撤法共同使用,投资体验可能会更好。
最后,提醒一下大家,止盈操作还有三点注意事项:
一、止盈点的设置不要太低,过于频繁的止盈和重新配置可能会导致本金闲置、增加交易成本,影响整体收益。
二、当收益达到止盈点时要克服贪婪心理,纪律性执行避免市场回调带来收益缩水。
三、定期评估所选的止盈策略是否适用,并根据市场环境和趋势变化进行调整。
止盈是投资长旅上追求复利必经的一个小站,抵达这一站,期待与您继续出发,奔赴下一站!
风险提示:以上观点不构成具体投资建议。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投资人应当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及其特有风险,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投资人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基金管理人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或本金不受损失。基金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