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情速览
股市动态:
8月15日A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截至收盘,沪指涨0.83%,深成指涨1.60%,创业板指涨2.61%,沪深京三市全天成交额22728亿元,全市场超4600只个股上涨。板块题材上,PEEK材料、液冷服务器、PCB概念、证券板块走高,银行板块调整。截至8月14日,两市两融余额合计20484.57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88.24亿元。
债市动态:
8月15日,国债期货收盘多数下跌,30年期主力合约跌0.29%,10年期主力合约跌0.05%,5年期主力合约跌0.02%,2年期主力合约持平。
ETF指数资金流向:
8月14日,宽基板块:科创100净流入2.11亿元;科创50净流出49.26亿元。行业和主题:机器人净流入10.67亿元;半导体净流出36.92亿元。8月15日,科创债ETF嘉实(代码:159600)成交额为112.7亿元,A500ETF嘉实(代码:159351)成交额为31.16亿元,嘉实科创芯片ETF(代码:588200)成交额为25.9亿元,嘉实中证软件服务ETF(代码:159852)成交额为6.64亿元,稀土ETF嘉实(代码:516150)成交额为4.03亿元,稀有金属ETF(代码:562800)成交额为1.13亿元,科创医药ETF嘉实(代码:588700)成交额0.69亿元,嘉实中证高端装备细分50ETF(代码:159638)成交额为0.55亿元。
二、今日聚焦
1、国家统计局:7月份经济保持稳中有进发展态势
国家统计局公布最新数据,7月份国民经济保持稳中有进发展态势,生产需求持续增长,就业物价总体稳定,新质生产力培育壮大。7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780亿元,同比增长3.7%。其中,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34931亿元,增长4.3%。1—7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4238亿元,增长4.8%。其中,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257014亿元,增长5.3%。
2、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
《求是》杂志发表重要文章《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文章强调,民营企业是伴随改革开放伟大历程蓬勃发展起来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宪法和法律保护;党和国家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这些基本方针政策已经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宪法和党章都有明确体现,我们将一以贯之坚持和落实,不能变,也不会变。
3、融资融券交易投资者数量 创下年内新高
证券时报数据显示,8月13日参与融资融券交易的投资者数量为52.34万名,创下年内新高,超过了2月21日的52.14万名。与上一交易日相比,投资者数量增加4.61万名,环比增长9.67%。截至8月13日,融资融券个人投资者数量为755.68万名,机构投资者数量为50004家,有融资融券负债的投资者数量为172.18万名。
4、全球首个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在北京开幕
中国青年报讯,8月14日,首届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在北京国家速滑馆开幕。它们将在短短3天的赛期内角逐26枚金牌,创造机器人界一个又一个历史纪录。此次赛事不仅为全球机器人技术交流搭建了重要平台,也让市场对人形机器人的商业化应用前景充满期待。相关公司的技术研发与市场拓展进度持续受到资金关注。(以上资讯来自国内财经媒体公开报道)
三、策略观点
股票市场:
东莞证券:支撑A股向好的核心逻辑并未改变
大盘延续交易放大趋势,但随着指数的快速上涨,在高位出现一定的分化,前期涨幅较高的板块普遍开始回调,市场分歧开始显现。由于市场此前的上涨累积了一定的获利盘,获利盘回吐压力显现。投资者需要注意高位的震荡调整风险,虽然短期市场出现技术性调整,但中期来看,支撑A股向好的核心逻辑并未改变。
银河证券:下半年货币宽松或超预期
下半年货币政策的优先目标仍然是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货币宽松或超预期。从外部看,美联储9月或将再次降息,将为货币宽松创造顺风条件。从内部来看下半年可能依然处在低通胀环境,实际利率仍然偏高,依然有调降的必要性。
债券市场:
光大证券:仍可积极看待债市后续表现
7 月金融数据呈现社融稳、信贷偏弱的特征。后续随着超长期特别国债撬动效应、消费贷贴息等政策效应逐步释放,信贷需求有望回暖。对于债市而言,由于目前债券收益率处于较低位置,因而对股市持续上涨、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引发的市场流动性变化更加敏感。央行也将持续呵护流动性,利率超调后仍可积极看待债市后续表现。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仅作为精选财经要闻服务,内容来自机构研报摘要、公开权威媒体报道;版权归原作者(机构研究员、媒体记者)所有,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嘉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无关;不作为对上述所涉行业及相关股票、基金的推荐,也不构成投资建议。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公司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如需购买相关基金产品,请关注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相关规定,做好风险评测,选择与之相匹配风险等级的产品。
一、行情速览
股市动态:
8月15日A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截至收盘,沪指涨0.83%,深成指涨1.60%,创业板指涨2.61%,沪深京三市全天成交额22728亿元,全市场超4600只个股上涨。板块题材上,PEEK材料、液冷服务器、PCB概念、证券板块走高,银行板块调整。截至8月14日,两市两融余额合计20484.57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88.24亿元。
债市动态:
8月15日,国债期货收盘多数下跌,30年期主力合约跌0.29%,10年期主力合约跌0.05%,5年期主力合约跌0.02%,2年期主力合约持平。
ETF指数资金流向:
8月14日,宽基板块:科创100净流入2.11亿元;科创50净流出49.26亿元。行业和主题:机器人净流入10.67亿元;半导体净流出36.92亿元。8月15日,科创债ETF嘉实(代码:159600)成交额为112.7亿元,A500ETF嘉实(代码:159351)成交额为31.16亿元,嘉实科创芯片ETF(代码:588200)成交额为25.9亿元,嘉实中证软件服务ETF(代码:159852)成交额为6.64亿元,稀土ETF嘉实(代码:516150)成交额为4.03亿元,稀有金属ETF(代码:562800)成交额为1.13亿元,科创医药ETF嘉实(代码:588700)成交额0.69亿元,嘉实中证高端装备细分50ETF(代码:159638)成交额为0.55亿元。
二、今日聚焦
1、国家统计局:7月份经济保持稳中有进发展态势
国家统计局公布最新数据,7月份国民经济保持稳中有进发展态势,生产需求持续增长,就业物价总体稳定,新质生产力培育壮大。7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780亿元,同比增长3.7%。其中,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34931亿元,增长4.3%。1—7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4238亿元,增长4.8%。其中,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257014亿元,增长5.3%。
2、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
《求是》杂志发表重要文章《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文章强调,民营企业是伴随改革开放伟大历程蓬勃发展起来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宪法和法律保护;党和国家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这些基本方针政策已经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宪法和党章都有明确体现,我们将一以贯之坚持和落实,不能变,也不会变。
3、融资融券交易投资者数量 创下年内新高
证券时报数据显示,8月13日参与融资融券交易的投资者数量为52.34万名,创下年内新高,超过了2月21日的52.14万名。与上一交易日相比,投资者数量增加4.61万名,环比增长9.67%。截至8月13日,融资融券个人投资者数量为755.68万名,机构投资者数量为50004家,有融资融券负债的投资者数量为172.18万名。
4、全球首个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在北京开幕
中国青年报讯,8月14日,首届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在北京国家速滑馆开幕。它们将在短短3天的赛期内角逐26枚金牌,创造机器人界一个又一个历史纪录。此次赛事不仅为全球机器人技术交流搭建了重要平台,也让市场对人形机器人的商业化应用前景充满期待。相关公司的技术研发与市场拓展进度持续受到资金关注。(以上资讯来自国内财经媒体公开报道)
三、策略观点
股票市场:
东莞证券:支撑A股向好的核心逻辑并未改变
大盘延续交易放大趋势,但随着指数的快速上涨,在高位出现一定的分化,前期涨幅较高的板块普遍开始回调,市场分歧开始显现。由于市场此前的上涨累积了一定的获利盘,获利盘回吐压力显现。投资者需要注意高位的震荡调整风险,虽然短期市场出现技术性调整,但中期来看,支撑A股向好的核心逻辑并未改变。
银河证券:下半年货币宽松或超预期
下半年货币政策的优先目标仍然是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货币宽松或超预期。从外部看,美联储9月或将再次降息,将为货币宽松创造顺风条件。从内部来看下半年可能依然处在低通胀环境,实际利率仍然偏高,依然有调降的必要性。
债券市场:
光大证券:仍可积极看待债市后续表现
7 月金融数据呈现社融稳、信贷偏弱的特征。后续随着超长期特别国债撬动效应、消费贷贴息等政策效应逐步释放,信贷需求有望回暖。对于债市而言,由于目前债券收益率处于较低位置,因而对股市持续上涨、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引发的市场流动性变化更加敏感。央行也将持续呵护流动性,利率超调后仍可积极看待债市后续表现。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仅作为精选财经要闻服务,内容来自机构研报摘要、公开权威媒体报道;版权归原作者(机构研究员、媒体记者)所有,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嘉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无关;不作为对上述所涉行业及相关股票、基金的推荐,也不构成投资建议。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公司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如需购买相关基金产品,请关注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相关规定,做好风险评测,选择与之相匹配风险等级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