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情速览
股市动态:
5月9日,A股三大指数今日集体下跌,截至收盘,沪指跌0.3%,深成指跌0.69%,创业板指跌0.87%。全市场成交额12224亿元,较上日缩量994亿元。板块题材上,银行、纺织制造、电力、食品饮料板块涨幅居前。截至5月8日,两市两融余额合计18035.05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减少0.51亿元。
债市动态:
5月9日,国债期货收盘多数下跌,30年期主力合约涨0.02%,10年期主力合约跌0.01%,5年期主力合约跌0.07%,2年期主力合约跌0.01%。
ETF指数资金流向:
5月8日,宽基板块:上证50净流入15.82亿元、科创50净流入10.31亿元,创业板指则净流出19.73亿元。行业和主题:黄金净流入6.57亿元、半导体净流入5.19亿元、创新药净流入1.17亿元,而红利净流出5.02亿元、机器人净流出4.42亿元。5月9日,嘉实中证A500 ETF(代码:159351)成交额为23.59亿元,嘉实科创芯片ETF(代码:588200)成交额为17.28亿元,嘉实中证500ETF(代码:159922)成交额为5.93亿元,嘉实科创生物医药ETF(代码:588700)成交额为0.17亿元。
二、今日聚焦
1、海关总署:4月份进出口规模达历史次高 交出超预期“韧性答卷”
5月9日,海关总署公布数据显示,4月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84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6%。其中,出口2.27万亿元,同比增长9.3%。今年4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是3.84万亿元,同比增长5.6%,带动前4个月外贸整体增长达到2.4%,创造了历史同期次高。中国外贸逆风而行,充分展现出中国制造、中国创造以超强的国际竞争力托举起我国外贸的强大韧性。
2、美英达成贸易协议 金价走低油价上涨
美国总统特朗普8日宣布,美国与英国达成一项新的贸易协议,部分撤回特定领域的关税,进一步扩大双方产品的市场准入。每年从英国出口到美国的前10万辆汽车将按照10%的额外关税税率征税,超过部分则按25%的额外关税税率征税。英国将削减或者取消非关税壁垒,对美国牛肉、乙醇、谷物等产品及一些工业产品扩大市场准入。然而,美方此前加征的10%所谓“对等关税”也未取消。
3、科创债“扩容”热潮涌动 机构企业抢滩发行总额超百亿
5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支持发行科技创新债券有关事宜的公告,其中一大亮点是在发行主体上新增支持金融机构、科技型企业、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和创业投资机构发行科技创新债券。国家开发银行、工商银行、兴业银行以及多家证券公司纷纷公告发行计划。截至5月8日,已有36家企业公告发行科技创新债券,发行规模合计210亿元;14家企业开展注册申报,注册规模合计180亿元。
4、一个月370家A股公司推出回购增持计划
5月7日,超过120家A股公司发布回购增持相关公告。Wind数据,近一个月内,370家A股公司推出回购增持计划。其中,252家公司推出回购股份计划,回购金额上限合计达681.94亿元;118家公司的重要股东拟增持,增持金额上限合计约456.10亿元。
(以上资讯来自国内财经媒体公开报道)
三、策略观点
股票市场:
中泰证券:2025年一季报业绩变化有何投资指引?
一季度A股业绩企稳回升,全A两非改善相对明显。从行业配置角度看,有三条主线值得关注:1、TMT景气度有望贯穿全年,估值业绩性价比视角下港股或更具优势。2、稳增长政策下,关注低位周期股“困境反转”。从估值-盈利角度看,石油石化、有色金属市净率存在一定修复空间。3、中期经济压力持续,关注稳健类板块。公用事业、交通运输板块盈利能力稳定,且估值偏低,具备较强的安全边际。
申万宏源:银行业拥抱稳定、可持续、可预期的回报确定性
开年以来,银行贷款增长平稳符合预期。银行股是逆周期下的低波红利、顺周期下的绝对收益占优+后周期弹性品种。利好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政策频出,政策面、资金面有催化,2024年多家银行主动提升分红率,在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增加的大背景下,资金的风险偏好下降,银行板块的高股息优势再度凸显;基本面以稳为主,若经济稳步复苏银行还将体现后周期弹性。
债券市场:
中信证券:关税影响下,哪些信用板块更具性价比?
2025年以来债市波动有所加大,且在关税影响下,信用板块收益挖掘难度也明显增加。展望5月,若部分出口占比较高的板块出现估值错杀,则具有一定博弈价值,且当前利差相对较高的重点省市城投板块同样具有参与价值。除此之外,在继续采取短端票息策略兼具灵活性的同时,长端收益性价比也已显现,对于负债端稳定的机构而言可适当拉长久期增厚收益。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仅作为精选财经要闻服务,内容来自机构研报摘要、公开权威媒体报道;版权归原作者(机构研究员、媒体记者)所有,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嘉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无关;不作为对上述所涉行业及相关股票、基金的推荐,也不构成投资建议。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公司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如需购买相关基金产品,请关注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相关规定,做好风险评测,选择与之相匹配风险等级的产品。
一、行情速览
股市动态:
5月9日,A股三大指数今日集体下跌,截至收盘,沪指跌0.3%,深成指跌0.69%,创业板指跌0.87%。全市场成交额12224亿元,较上日缩量994亿元。板块题材上,银行、纺织制造、电力、食品饮料板块涨幅居前。截至5月8日,两市两融余额合计18035.05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减少0.51亿元。
债市动态:
5月9日,国债期货收盘多数下跌,30年期主力合约涨0.02%,10年期主力合约跌0.01%,5年期主力合约跌0.07%,2年期主力合约跌0.01%。
ETF指数资金流向:
5月8日,宽基板块:上证50净流入15.82亿元、科创50净流入10.31亿元,创业板指则净流出19.73亿元。行业和主题:黄金净流入6.57亿元、半导体净流入5.19亿元、创新药净流入1.17亿元,而红利净流出5.02亿元、机器人净流出4.42亿元。5月9日,嘉实中证A500 ETF(代码:159351)成交额为23.59亿元,嘉实科创芯片ETF(代码:588200)成交额为17.28亿元,嘉实中证500ETF(代码:159922)成交额为5.93亿元,嘉实科创生物医药ETF(代码:588700)成交额为0.17亿元。
二、今日聚焦
1、海关总署:4月份进出口规模达历史次高 交出超预期“韧性答卷”
5月9日,海关总署公布数据显示,4月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84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6%。其中,出口2.27万亿元,同比增长9.3%。今年4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是3.84万亿元,同比增长5.6%,带动前4个月外贸整体增长达到2.4%,创造了历史同期次高。中国外贸逆风而行,充分展现出中国制造、中国创造以超强的国际竞争力托举起我国外贸的强大韧性。
2、美英达成贸易协议 金价走低油价上涨
美国总统特朗普8日宣布,美国与英国达成一项新的贸易协议,部分撤回特定领域的关税,进一步扩大双方产品的市场准入。每年从英国出口到美国的前10万辆汽车将按照10%的额外关税税率征税,超过部分则按25%的额外关税税率征税。英国将削减或者取消非关税壁垒,对美国牛肉、乙醇、谷物等产品及一些工业产品扩大市场准入。然而,美方此前加征的10%所谓“对等关税”也未取消。
3、科创债“扩容”热潮涌动 机构企业抢滩发行总额超百亿
5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支持发行科技创新债券有关事宜的公告,其中一大亮点是在发行主体上新增支持金融机构、科技型企业、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和创业投资机构发行科技创新债券。国家开发银行、工商银行、兴业银行以及多家证券公司纷纷公告发行计划。截至5月8日,已有36家企业公告发行科技创新债券,发行规模合计210亿元;14家企业开展注册申报,注册规模合计180亿元。
4、一个月370家A股公司推出回购增持计划
5月7日,超过120家A股公司发布回购增持相关公告。Wind数据,近一个月内,370家A股公司推出回购增持计划。其中,252家公司推出回购股份计划,回购金额上限合计达681.94亿元;118家公司的重要股东拟增持,增持金额上限合计约456.10亿元。
(以上资讯来自国内财经媒体公开报道)
三、策略观点
股票市场:
中泰证券:2025年一季报业绩变化有何投资指引?
一季度A股业绩企稳回升,全A两非改善相对明显。从行业配置角度看,有三条主线值得关注:1、TMT景气度有望贯穿全年,估值业绩性价比视角下港股或更具优势。2、稳增长政策下,关注低位周期股“困境反转”。从估值-盈利角度看,石油石化、有色金属市净率存在一定修复空间。3、中期经济压力持续,关注稳健类板块。公用事业、交通运输板块盈利能力稳定,且估值偏低,具备较强的安全边际。
申万宏源:银行业拥抱稳定、可持续、可预期的回报确定性
开年以来,银行贷款增长平稳符合预期。银行股是逆周期下的低波红利、顺周期下的绝对收益占优+后周期弹性品种。利好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政策频出,政策面、资金面有催化,2024年多家银行主动提升分红率,在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增加的大背景下,资金的风险偏好下降,银行板块的高股息优势再度凸显;基本面以稳为主,若经济稳步复苏银行还将体现后周期弹性。
债券市场:
中信证券:关税影响下,哪些信用板块更具性价比?
2025年以来债市波动有所加大,且在关税影响下,信用板块收益挖掘难度也明显增加。展望5月,若部分出口占比较高的板块出现估值错杀,则具有一定博弈价值,且当前利差相对较高的重点省市城投板块同样具有参与价值。除此之外,在继续采取短端票息策略兼具灵活性的同时,长端收益性价比也已显现,对于负债端稳定的机构而言可适当拉长久期增厚收益。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仅作为精选财经要闻服务,内容来自机构研报摘要、公开权威媒体报道;版权归原作者(机构研究员、媒体记者)所有,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嘉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无关;不作为对上述所涉行业及相关股票、基金的推荐,也不构成投资建议。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公司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如需购买相关基金产品,请关注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相关规定,做好风险评测,选择与之相匹配风险等级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