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估2025 迎复苏见新机
| 2025-04-01
本文内容2366个字,建议阅读时长5分钟
重估2025 迎复苏见新机
字体大小:

恰逢2024年基金年报披露期,嘉实基金价值风格投资总监谭丽在最近的直播中,一如既往为投资者朋友们分享了新一年投资的为与不为,再次提醒大家投资中重要的事与原则。

01

2025年:信心修复与结构性机会并存

谭丽认为,经济基本面仍在触底回升的过程中,市场信心逐渐恢复,为投资者带来了机遇;2025年市场仍是可为的一年,行情结构上需要看未来经济究竟复苏到何种程度,要有足够的耐心与定力。

从整体市场来看,她分享尽管从自身的投资框架看A股科技板块有阶段过热,但A股整体估值中枢还是很低,2025年有望获正收益。A股连续两年分红超募集金额,这是近两年股票市场发生最深刻的基本面变化。此外,从国际资金流动角度看,相关因素利好A、H股市场;虽然海外潜在波动因素或有扰动,但决定市场机遇的核心,依然是国内经济基本面能否企稳向上。

对于港股市场,她认为港股的修复有其背后的原因,包括估值便宜和中国经济的韧性。她也指出港股市场存在结构分化,大量与经济相关性较强的资产表现并不好。投资者在布局港股时,需要仔细甄别,关注那些具有真正价值和增长潜力的资产。

谭丽指出,2025年整体是一个偏乐观的市场,但结构上的不确定性要求投资者更加谨慎地选择投资方向。

02

投资策略:在不确定性中寻找优质标的

面对当前市场从流动性拐点向基本面拐点过渡的阶段,谭丽强调了投资组合攻守兼备的重要性。

她分享其投资组合的特征是既有低估值、高股息回报的资产,同时保有对经济周期向上的业绩和股价弹性的周期类资产。价值投资的框架强调安全边际,很看重ROE的持续性。虽然个股ROE的向上转向还需要时间,但长期判断来看,投资的性价比已经很高,值得用时间来换取空间。

从历史经验来看,房价和股价止跌企稳后,M1增速往往才开始回升,最终才能带动实体商品价格的上涨和企业盈利的改善。2024年才开始真正意义上的货币宽松,利率的降幅超过了物价回落的幅度,实际利率开始下行,12月政治局会议首次将货币政策的提法从“稳健”改为“适度宽松”,历史上类似情况发生后,后一年经济表现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

展望未来,经历了三年的经济低谷,供给端在逐步出清,需求端也在逐步企稳,同时龙头企业也在努力进行产业升级,在周期底部对于周期类资产不宜过于悲观,估值的安全边际较充分,仍希望以低估值和企业经营的阿尔法去穿越周期。

03

布局的行业方向:银行、周期类

谭丽分享在全市场产品的投资组合中,目前配置比较多的是银行方向,近年来这类资产的定价因为诸多原因估值相对偏低,未来可能还存在继续修复的空间。

其次是周期类资产,当前我们的宏观经济处于历史相对低点,向下的风险相对较小,向上的空间可能还不错。如果未来经济企稳向上、企业业绩转好,周期类资产的弹性还是比较高的。此外,就是配置相对稳定、比例相对不高的消费类。

04

消费行业:精选个股,值得期待

在消费行业方面,谭丽认为消费作为一个后周期行业,其增长与居民收入和对未来收入的预期紧密相关。她指出,消费行业的机会更多来自于个股的选择,投资需要深入研究个股的基本面,寻找那些具有长期竞争力和增长潜力的公司。

2024年消费整体行业经历了需求的持续下滑,盈利和估值都经历了大幅度下降,但在海外需求的支持下,消费的部分行业如大家电,仍显示出了较好的盈利增长韧性,同时去年四季度在以旧换新政策的支持下,家电、汽车等需求都受到有力的提振。

谭丽也在嘉实新消费2024年产品年报中表示对于消费的长期前景仍然看好,消费行业是典型的长坡厚雪,具有庞大的群众基础。展望未来,她对2025年的消费需求比较乐观,以旧换新可以激发消费支出,同时地产成交量和房价的企稳都将对相关消费品需求形成向上支撑。同时大家也看到很多创新型的渠道以及产品形式,消费需求广泛存在,但企业需要更好的产品和渠道创新去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相信随着经济的企稳向上,会出现更多的投资机会。

05

港股机遇:本轮行情分化 仔细甄别

从历史节奏来看,港股具有一定的领先性,可能会提前触底上涨,也可能提前见顶回落。相比A股,其机构占比较高、长线资金相对较多、交易特征也比较明显,普通投资者直接参与港股投资挑战比较大。

港股这轮修复行情不只是因为估值相对较低。在全球错综复杂的大环境下,港股能吸引海外资金投资布局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国经济具备的强韧性优势,港股资产大多也是跟中国经济高度相关的中国资产。

本轮港股涨跌行情都是结构性分化为主,近半年上涨的核心主要还是偏成长,也就是科技类资产的重估,大量跟经济相关性较强的资产表现仍然较弱。

06

投资原则:估值为本,长期视角

投资中,人性往往很难抵抗快牛的贪婪与慢熊中的沮丧。

在整个分享中,谭丽反复强调投资中要注重估值,避免在估值过高的时候买入;基本面和投资赚钱之间,往往还有很长的距离,决定能否赚钱还需看具体标的定价是否合理。市场的高波动β,某种程度也会掩盖主动投资的α。

她提醒投资者,权益资产整体属于高风险资产,普通人在构建组合时一定要结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谨慎设置比例。市场虽然存在结构性机会,但也面临诸多不确定性。谭丽建议投资者不要被短期的市场热点和波动所左右,而是要坚持价值投资和长期投资的原则。

风险提示:

尊敬的投资者:

投资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以下简称”基金")是一种长期投资工具,其主要功能是分散投资,降低投资单一证券所带来的个别风险。基金不同于银行储蓄等能够提供固定收益预期的金融工具,当您购买基金产品时,既可能按持有份额分享基金投资所产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担基金投资所带来的损失。您在做出投资决策之前,请仔细阅读基金合同、基金招募说明书和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产品法律文件和本风险揭示书,充分认识本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认真考虑本基金存在的各项风险因素,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

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嘉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做出如下风险揭示:

一,依据投资对象的不同,基金分为股票基金,混合基金,债券基金,货币市场基金。基金中基金、商品基金等不同类型,您投资不同类型的基金将获得不同的收益预期,也将承担不同程度的风险。一般来说,基金的收益预期越高,您承担的风险也越大。

二,基金在投资运作过程中可能面临各种风险,既包括市场风险,也包括基金自身的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管理风险、技术风险和合规风险等。巨额赎回风险是开放式基金所特有的一种风险,即当单个开放日基金的净赎回申请超过基金总份额的一定比例(开放式基金为百分之十,定期开放基金为百分之二十,中国证监会规定的特殊产品除外)时,您将可能无法及时赎回申请的全部基金份额,或您赎回的款项可能延缓支付。

三、您应当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额投资和零存整取等储蓄方式的区别,定期定额投资是引导投资者进行长期投资,平均投资成本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投资方式,但并不能规避基金投资所固有的风险,不能保证投资者获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储蓄的等效理财方式。

四、嘉实新消费股票基金(以下简称“本基金”)面临一般基金的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管理风险、技术风险和合规风险,相对于债券基金而言面临着相对较高的风险,请结合自身风险偏好选择。

五、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本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嘉实基金提醒您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您自行负担。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基金销售机构及相关机构不对基金投资收益做出任何承诺或保证。

六、本基金由嘉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基金管理人”)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及约定申请募集,并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证监会")许可注册。本基金的基金合同、基金招募说明书和基金产品资料概要已通过中国证监会基金电子披露网站<
http://eid.csrc.gov.cn/fund>和基金管理人 进行了公开披露。中国证监会对本基金的注册,并不表明其对本基金的投资价值、市场前景和收益作出实质性判断或保证,也不表明投资于本基金没有风险。

下一篇
重估2025 迎复苏见新机
| 2025-04-01
本文内容2366个字,建议阅读时长5分钟
重估2025 迎复苏见新机
字体大小:

恰逢2024年基金年报披露期,嘉实基金价值风格投资总监谭丽在最近的直播中,一如既往为投资者朋友们分享了新一年投资的为与不为,再次提醒大家投资中重要的事与原则。

01

2025年:信心修复与结构性机会并存

谭丽认为,经济基本面仍在触底回升的过程中,市场信心逐渐恢复,为投资者带来了机遇;2025年市场仍是可为的一年,行情结构上需要看未来经济究竟复苏到何种程度,要有足够的耐心与定力。

从整体市场来看,她分享尽管从自身的投资框架看A股科技板块有阶段过热,但A股整体估值中枢还是很低,2025年有望获正收益。A股连续两年分红超募集金额,这是近两年股票市场发生最深刻的基本面变化。此外,从国际资金流动角度看,相关因素利好A、H股市场;虽然海外潜在波动因素或有扰动,但决定市场机遇的核心,依然是国内经济基本面能否企稳向上。

对于港股市场,她认为港股的修复有其背后的原因,包括估值便宜和中国经济的韧性。她也指出港股市场存在结构分化,大量与经济相关性较强的资产表现并不好。投资者在布局港股时,需要仔细甄别,关注那些具有真正价值和增长潜力的资产。

谭丽指出,2025年整体是一个偏乐观的市场,但结构上的不确定性要求投资者更加谨慎地选择投资方向。

02

投资策略:在不确定性中寻找优质标的

面对当前市场从流动性拐点向基本面拐点过渡的阶段,谭丽强调了投资组合攻守兼备的重要性。

她分享其投资组合的特征是既有低估值、高股息回报的资产,同时保有对经济周期向上的业绩和股价弹性的周期类资产。价值投资的框架强调安全边际,很看重ROE的持续性。虽然个股ROE的向上转向还需要时间,但长期判断来看,投资的性价比已经很高,值得用时间来换取空间。

从历史经验来看,房价和股价止跌企稳后,M1增速往往才开始回升,最终才能带动实体商品价格的上涨和企业盈利的改善。2024年才开始真正意义上的货币宽松,利率的降幅超过了物价回落的幅度,实际利率开始下行,12月政治局会议首次将货币政策的提法从“稳健”改为“适度宽松”,历史上类似情况发生后,后一年经济表现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

展望未来,经历了三年的经济低谷,供给端在逐步出清,需求端也在逐步企稳,同时龙头企业也在努力进行产业升级,在周期底部对于周期类资产不宜过于悲观,估值的安全边际较充分,仍希望以低估值和企业经营的阿尔法去穿越周期。

03

布局的行业方向:银行、周期类

谭丽分享在全市场产品的投资组合中,目前配置比较多的是银行方向,近年来这类资产的定价因为诸多原因估值相对偏低,未来可能还存在继续修复的空间。

其次是周期类资产,当前我们的宏观经济处于历史相对低点,向下的风险相对较小,向上的空间可能还不错。如果未来经济企稳向上、企业业绩转好,周期类资产的弹性还是比较高的。此外,就是配置相对稳定、比例相对不高的消费类。

04

消费行业:精选个股,值得期待

在消费行业方面,谭丽认为消费作为一个后周期行业,其增长与居民收入和对未来收入的预期紧密相关。她指出,消费行业的机会更多来自于个股的选择,投资需要深入研究个股的基本面,寻找那些具有长期竞争力和增长潜力的公司。

2024年消费整体行业经历了需求的持续下滑,盈利和估值都经历了大幅度下降,但在海外需求的支持下,消费的部分行业如大家电,仍显示出了较好的盈利增长韧性,同时去年四季度在以旧换新政策的支持下,家电、汽车等需求都受到有力的提振。

谭丽也在嘉实新消费2024年产品年报中表示对于消费的长期前景仍然看好,消费行业是典型的长坡厚雪,具有庞大的群众基础。展望未来,她对2025年的消费需求比较乐观,以旧换新可以激发消费支出,同时地产成交量和房价的企稳都将对相关消费品需求形成向上支撑。同时大家也看到很多创新型的渠道以及产品形式,消费需求广泛存在,但企业需要更好的产品和渠道创新去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相信随着经济的企稳向上,会出现更多的投资机会。

05

港股机遇:本轮行情分化 仔细甄别

从历史节奏来看,港股具有一定的领先性,可能会提前触底上涨,也可能提前见顶回落。相比A股,其机构占比较高、长线资金相对较多、交易特征也比较明显,普通投资者直接参与港股投资挑战比较大。

港股这轮修复行情不只是因为估值相对较低。在全球错综复杂的大环境下,港股能吸引海外资金投资布局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国经济具备的强韧性优势,港股资产大多也是跟中国经济高度相关的中国资产。

本轮港股涨跌行情都是结构性分化为主,近半年上涨的核心主要还是偏成长,也就是科技类资产的重估,大量跟经济相关性较强的资产表现仍然较弱。

06

投资原则:估值为本,长期视角

投资中,人性往往很难抵抗快牛的贪婪与慢熊中的沮丧。

在整个分享中,谭丽反复强调投资中要注重估值,避免在估值过高的时候买入;基本面和投资赚钱之间,往往还有很长的距离,决定能否赚钱还需看具体标的定价是否合理。市场的高波动β,某种程度也会掩盖主动投资的α。

她提醒投资者,权益资产整体属于高风险资产,普通人在构建组合时一定要结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谨慎设置比例。市场虽然存在结构性机会,但也面临诸多不确定性。谭丽建议投资者不要被短期的市场热点和波动所左右,而是要坚持价值投资和长期投资的原则。

风险提示:

尊敬的投资者:

投资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以下简称”基金")是一种长期投资工具,其主要功能是分散投资,降低投资单一证券所带来的个别风险。基金不同于银行储蓄等能够提供固定收益预期的金融工具,当您购买基金产品时,既可能按持有份额分享基金投资所产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担基金投资所带来的损失。您在做出投资决策之前,请仔细阅读基金合同、基金招募说明书和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产品法律文件和本风险揭示书,充分认识本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认真考虑本基金存在的各项风险因素,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

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嘉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做出如下风险揭示:

一,依据投资对象的不同,基金分为股票基金,混合基金,债券基金,货币市场基金。基金中基金、商品基金等不同类型,您投资不同类型的基金将获得不同的收益预期,也将承担不同程度的风险。一般来说,基金的收益预期越高,您承担的风险也越大。

二,基金在投资运作过程中可能面临各种风险,既包括市场风险,也包括基金自身的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管理风险、技术风险和合规风险等。巨额赎回风险是开放式基金所特有的一种风险,即当单个开放日基金的净赎回申请超过基金总份额的一定比例(开放式基金为百分之十,定期开放基金为百分之二十,中国证监会规定的特殊产品除外)时,您将可能无法及时赎回申请的全部基金份额,或您赎回的款项可能延缓支付。

三、您应当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额投资和零存整取等储蓄方式的区别,定期定额投资是引导投资者进行长期投资,平均投资成本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投资方式,但并不能规避基金投资所固有的风险,不能保证投资者获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储蓄的等效理财方式。

四、嘉实新消费股票基金(以下简称“本基金”)面临一般基金的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管理风险、技术风险和合规风险,相对于债券基金而言面临着相对较高的风险,请结合自身风险偏好选择。

五、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本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嘉实基金提醒您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您自行负担。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基金销售机构及相关机构不对基金投资收益做出任何承诺或保证。

六、本基金由嘉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基金管理人”)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及约定申请募集,并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证监会")许可注册。本基金的基金合同、基金招募说明书和基金产品资料概要已通过中国证监会基金电子披露网站<
http://eid.csrc.gov.cn/fund>和基金管理人 进行了公开披露。中国证监会对本基金的注册,并不表明其对本基金的投资价值、市场前景和收益作出实质性判断或保证,也不表明投资于本基金没有风险。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