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季度有哪些公募数据值得大家关注?
| 2025-08-06
本文内容2366个字,建议阅读时长5分钟
二季度有哪些公募数据值得大家关注?
字体大小:

截至二季度末,全市场公募基金规模接近34万亿,其中货币基金占比约40%(约14万亿),非货币基金(含固收、主动权益、被动权益等)占比约60%(约20万亿)。

  • 上半年规模增长:非货币基金上半年增长8500亿,货币基金增长6000亿;固收类、被动权益类产品延续近两年增长态势,上半年增长均超3000亿,主动权益类产品上半年恢复正增长。
  •  
  • ETF成为增长核心:上半年ETF规模增长5700亿,占非货币基金总增量的2/3,反映指数化投资趋势持续强化。

1、ETF资金大幅涌入背后,反映了投资者什么样的策略转变?

ETF规模快速增长反映投资者策略呈现多元化与结构化转变,具体表现为:

行业发展加速:全行业ETF规模已突破4万亿,从2004年首只产品到第一个1万亿用了16年,第二个1万亿3年,第三个1万亿1年,从3万亿到4万亿仅用半年多(去年9月至今年上半年),增速显著加快。宽基ETF占比超50%(2万亿多),为核心品类。

上半年增量结构分化:

  • 债券ETF:上半年增长2000亿,若统计至最新(含科创债增长1000亿)则达3000亿,远超去年全年1000亿的增长规模,成为上半年增量最大品种。
  •  
  • 行业主题ETF:以AI、创新药为代表的产品上半年增长接近2000亿,受A股、港股市场轮动效应影响,相关行业主题ETF规模随行情波动增长。
  •  
  • 黄金ETF:2月至4月黄金价格快速上涨周期中,增量达800亿,成为上半年增长第三的品类。

2、下半年投资者可关注哪些机会?

需关注“反内卷”相关政策带来的投资机会,其政策脉络清晰且自上而下,与10年前供给侧改革初衷不同,更针对新能源车、光伏、锂电池等新三样产业优势领域。

  • 政策脉络:首次提出于去年730政治局会议,后续在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落实到发展规划,今年3月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是顶层设计政策。
  •  
  • 核心领域:针对中国产业优势所在的新三样,即新能源车、光伏、锂电池相关行业。
  •  
  • 政策对比:与10年前供给侧改革(针对煤炭、钢铁等顺周期行业产能过剩)不同,本次反内卷更聚焦新优势产业。

3、结合目前的市场环境和不同投资者的类型,能否给出适当的配置组合建议?

  • 核心策略:坚持哑铃型配置,稳健端可配置债券、黄金、红利(含港股红利)等资产,弹性端可配置A股行业主题(如AI、创新药)、港股科技及境外资产,进一步降低组合相关性。
  •  
  • 被动工具:通过ETF获取清晰透明的敞口。
  •  
  • 主动产品:红利精选混合基金等主动产品力争捕捉红利板块内子赛道切换及个股阿尔法收益,适合愿意承担更高波动以博取超额收益的投资者。
  •  
  • 操作建议:避免短期追高,可逢低定投,控制仓位,长期持有以应对市场轮动快、赚钱效应分化的环境。

4、业绩比较基准在产品生命周期当中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业绩比较基准是产品的锚和尺,锚是对整个市场投资观点的表达,尺是约束产品投资行为。看业绩比较基准的选择,各家基金公司会综合考虑投研观点与产品风格定位。

风险提示:基金投资需谨慎。投资人应当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特别是特有风险,并根据自身投资目的、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是否和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谨慎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或本金不受损失。过往业绩不预示其未来业绩,其他基金业绩不构成本基金业绩的保证。投资人应当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额投资和零存整取等储蓄方式的区别。定期定额投资是引导投资人进行长期投资、平均投资成本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投资方式。但是定期定额投资并不能规避基金投资所固有的风险,不能保证投资人获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储蓄的等效理财方式。

下一篇
二季度有哪些公募数据值得大家关注?
| 2025-08-06
本文内容2366个字,建议阅读时长5分钟
二季度有哪些公募数据值得大家关注?
字体大小:

截至二季度末,全市场公募基金规模接近34万亿,其中货币基金占比约40%(约14万亿),非货币基金(含固收、主动权益、被动权益等)占比约60%(约20万亿)。

  • 上半年规模增长:非货币基金上半年增长8500亿,货币基金增长6000亿;固收类、被动权益类产品延续近两年增长态势,上半年增长均超3000亿,主动权益类产品上半年恢复正增长。
  •  
  • ETF成为增长核心:上半年ETF规模增长5700亿,占非货币基金总增量的2/3,反映指数化投资趋势持续强化。

1、ETF资金大幅涌入背后,反映了投资者什么样的策略转变?

ETF规模快速增长反映投资者策略呈现多元化与结构化转变,具体表现为:

行业发展加速:全行业ETF规模已突破4万亿,从2004年首只产品到第一个1万亿用了16年,第二个1万亿3年,第三个1万亿1年,从3万亿到4万亿仅用半年多(去年9月至今年上半年),增速显著加快。宽基ETF占比超50%(2万亿多),为核心品类。

上半年增量结构分化:

  • 债券ETF:上半年增长2000亿,若统计至最新(含科创债增长1000亿)则达3000亿,远超去年全年1000亿的增长规模,成为上半年增量最大品种。
  •  
  • 行业主题ETF:以AI、创新药为代表的产品上半年增长接近2000亿,受A股、港股市场轮动效应影响,相关行业主题ETF规模随行情波动增长。
  •  
  • 黄金ETF:2月至4月黄金价格快速上涨周期中,增量达800亿,成为上半年增长第三的品类。

2、下半年投资者可关注哪些机会?

需关注“反内卷”相关政策带来的投资机会,其政策脉络清晰且自上而下,与10年前供给侧改革初衷不同,更针对新能源车、光伏、锂电池等新三样产业优势领域。

  • 政策脉络:首次提出于去年730政治局会议,后续在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落实到发展规划,今年3月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是顶层设计政策。
  •  
  • 核心领域:针对中国产业优势所在的新三样,即新能源车、光伏、锂电池相关行业。
  •  
  • 政策对比:与10年前供给侧改革(针对煤炭、钢铁等顺周期行业产能过剩)不同,本次反内卷更聚焦新优势产业。

3、结合目前的市场环境和不同投资者的类型,能否给出适当的配置组合建议?

  • 核心策略:坚持哑铃型配置,稳健端可配置债券、黄金、红利(含港股红利)等资产,弹性端可配置A股行业主题(如AI、创新药)、港股科技及境外资产,进一步降低组合相关性。
  •  
  • 被动工具:通过ETF获取清晰透明的敞口。
  •  
  • 主动产品:红利精选混合基金等主动产品力争捕捉红利板块内子赛道切换及个股阿尔法收益,适合愿意承担更高波动以博取超额收益的投资者。
  •  
  • 操作建议:避免短期追高,可逢低定投,控制仓位,长期持有以应对市场轮动快、赚钱效应分化的环境。

4、业绩比较基准在产品生命周期当中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业绩比较基准是产品的锚和尺,锚是对整个市场投资观点的表达,尺是约束产品投资行为。看业绩比较基准的选择,各家基金公司会综合考虑投研观点与产品风格定位。

风险提示:基金投资需谨慎。投资人应当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特别是特有风险,并根据自身投资目的、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是否和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谨慎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或本金不受损失。过往业绩不预示其未来业绩,其他基金业绩不构成本基金业绩的保证。投资人应当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额投资和零存整取等储蓄方式的区别。定期定额投资是引导投资人进行长期投资、平均投资成本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投资方式。但是定期定额投资并不能规避基金投资所固有的风险,不能保证投资人获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储蓄的等效理财方式。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