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的收获,便是从前努力所获幸福的回忆;并且凡是合于自然之道的,全是好的。
——西塞罗 《论老年》
随着老年人增多,老年群体的消费需求不断增长,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简称《意见》),提出了四个方面共26项举措。
这是第一部关于银发经济的政策文件,养老产业迎来顶层设计。那么,什么是银发经济?国内养老产业链的构成以及海外养老产业的发展经验有哪些?本期《风向》将为您一一梳理,为您的投资提供参考。
银发经济是什么?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老年群体的需求值得全社会关注。银发经济即指老年产业、老龄产业,指的是随着社会的老龄化而产生的专门为银发人群消费服务的产业。这一概念源自日本,银发经济伴随人口老龄化的形成,以养老服务为核心,围绕老年群体的衣、食、住、行、医展开产业发展。
目前,我国正在快速步入老龄化社会。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亿人,占我国总人口的18.70%。预计2025年这一人数将突破3亿,2033年将突破4亿。
根据联合国的预测,中国会从目前的老龄化社会逐渐步入老龄社会,到2050年时处于超老龄社会。
中国的老龄化具有两个特征,其一是“老得快”:未来30年间老龄化率预计从12%提至26%,走完日本26年、意大利54年、德国67年的历程。
其二是“养老需未雨绸缪”:中国目前在12%的老龄化率下,按照不变价人均GDP是8400美元,相当于日本、意大利初次达到同等老龄化水平时,人均GDP的22%和41%。
在这一背景下,为老龄人口提供服务的养老行业亟待发展,行业空间较大。据艾媒咨询统计,2021年中国养老产业市场规模为8.8万亿元,且预计在未来的6年内将快速增长至2027年的21.1万亿元。
我国智慧养老产业规模预测(万亿)
近年来,我国智慧养老行业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国家产业政策的重点支持。在此次关于银发经济的文件发布之前,就已经有诸如《民政部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指导意见> 的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意见》等产业政策为智慧养老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明确、广阔的市场前景。
银发经济产业规模如何?
从产业规模来看,银发经济涉及面广、产业链长、业态多元、潜力巨大。
综合研究机构观点,银发经济主要涵盖养老服务,养老产品,养老金融和养老地产四大板块,其中养老服务覆盖衣食住行等多方面,包括看护护理、智能家居、老年娱乐等;养老产品主要是医疗保健类,如医疗器械、保健品等,还有休闲服饰等;养老金融以老年人对理财及保险的需求为基础;养老地产涵盖养老院、老年公寓、老年康复机构等。
此次政策重点提及打造智慧健康养老新业态,包括完善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及服务推广目录,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移动终端、可穿戴设备、服务机器人等智能设备在居家、社区、机构等养老场景集成应用,发展健康管理类、养老监护类、心理慰藉类智能产品,推广应用智能护理机器人、家庭服务机器人、智能防走失终端等智能设备。鼓励利用虚拟现实等技术,开展老年用品和服务展示体验。
服务机器人产业链
银河证券的研报称,人口老龄化打开养老服务类机器人市场空间。面对劳动力短缺和医疗、护理、陪伴、家政等综合性养老服务需求,“机器人+养老”成为解决养老问题的可行方式之一。
日本老龄化时代带动哪些银发经济投资?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提到老龄化必然会提及一个国家,那就是日本。日本是目前全球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参考日本老年经济的发展过程,有两个重点值得关注。
第一是医疗保健需求的快速上升,第二是对旅游出行需求的增加。
从日本统计局的数据来看,日本户主年龄在60-74岁的家庭医疗保健服务需求旺盛,其中医疗服务支出最高,其次为药物支出。医疗器械的需求高峰期在50-59岁,60岁之后消费保持平稳。
在日本的食品行业,口味、营养兼具的“三低”食品(低盐、低糖、低油)已成为多数人的选择,2020年健康食品市场已达14999亿日元,企业纷纷推出相关产品以抢占健康食品这块市场。此外、智能马桶、智能家用医疗器械等等也获得了巨大发展。
第二块是交通通信,在出行方面,日本老年人长途出行较多,铁路、飞机、高速公路为该年龄段人群较青睐的出行方式。侧面说明老年人生活逐渐丰富,远途出行较多,有较强的远途出行消费意愿。
日本老年人消费支出
据《中国老龄产业发展报告》预测,到2050年,中国老龄人口的消费潜力将增长到106万亿元左右,占GDP的比例将增长至33%,应对老龄化是一个长期过程,期间消费结构面临重大改变且将以老年群体消费需求为主导,银发经济将保持长久活力。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投资人应当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特别是特有风险,并根据自身投资目的、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是否和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谨慎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或本金不受损失。过往业绩不预示其未来业绩,其他基金业绩不构成本基金业绩的保证。
老年的收获,便是从前努力所获幸福的回忆;并且凡是合于自然之道的,全是好的。
——西塞罗 《论老年》
随着老年人增多,老年群体的消费需求不断增长,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简称《意见》),提出了四个方面共26项举措。
这是第一部关于银发经济的政策文件,养老产业迎来顶层设计。那么,什么是银发经济?国内养老产业链的构成以及海外养老产业的发展经验有哪些?本期《风向》将为您一一梳理,为您的投资提供参考。
银发经济是什么?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老年群体的需求值得全社会关注。银发经济即指老年产业、老龄产业,指的是随着社会的老龄化而产生的专门为银发人群消费服务的产业。这一概念源自日本,银发经济伴随人口老龄化的形成,以养老服务为核心,围绕老年群体的衣、食、住、行、医展开产业发展。
目前,我国正在快速步入老龄化社会。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亿人,占我国总人口的18.70%。预计2025年这一人数将突破3亿,2033年将突破4亿。
根据联合国的预测,中国会从目前的老龄化社会逐渐步入老龄社会,到2050年时处于超老龄社会。
中国的老龄化具有两个特征,其一是“老得快”:未来30年间老龄化率预计从12%提至26%,走完日本26年、意大利54年、德国67年的历程。
其二是“养老需未雨绸缪”:中国目前在12%的老龄化率下,按照不变价人均GDP是8400美元,相当于日本、意大利初次达到同等老龄化水平时,人均GDP的22%和41%。
在这一背景下,为老龄人口提供服务的养老行业亟待发展,行业空间较大。据艾媒咨询统计,2021年中国养老产业市场规模为8.8万亿元,且预计在未来的6年内将快速增长至2027年的21.1万亿元。
我国智慧养老产业规模预测(万亿)
近年来,我国智慧养老行业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国家产业政策的重点支持。在此次关于银发经济的文件发布之前,就已经有诸如《民政部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指导意见> 的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意见》等产业政策为智慧养老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明确、广阔的市场前景。
银发经济产业规模如何?
从产业规模来看,银发经济涉及面广、产业链长、业态多元、潜力巨大。
综合研究机构观点,银发经济主要涵盖养老服务,养老产品,养老金融和养老地产四大板块,其中养老服务覆盖衣食住行等多方面,包括看护护理、智能家居、老年娱乐等;养老产品主要是医疗保健类,如医疗器械、保健品等,还有休闲服饰等;养老金融以老年人对理财及保险的需求为基础;养老地产涵盖养老院、老年公寓、老年康复机构等。
此次政策重点提及打造智慧健康养老新业态,包括完善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及服务推广目录,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移动终端、可穿戴设备、服务机器人等智能设备在居家、社区、机构等养老场景集成应用,发展健康管理类、养老监护类、心理慰藉类智能产品,推广应用智能护理机器人、家庭服务机器人、智能防走失终端等智能设备。鼓励利用虚拟现实等技术,开展老年用品和服务展示体验。
服务机器人产业链
银河证券的研报称,人口老龄化打开养老服务类机器人市场空间。面对劳动力短缺和医疗、护理、陪伴、家政等综合性养老服务需求,“机器人+养老”成为解决养老问题的可行方式之一。
日本老龄化时代带动哪些银发经济投资?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提到老龄化必然会提及一个国家,那就是日本。日本是目前全球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参考日本老年经济的发展过程,有两个重点值得关注。
第一是医疗保健需求的快速上升,第二是对旅游出行需求的增加。
从日本统计局的数据来看,日本户主年龄在60-74岁的家庭医疗保健服务需求旺盛,其中医疗服务支出最高,其次为药物支出。医疗器械的需求高峰期在50-59岁,60岁之后消费保持平稳。
在日本的食品行业,口味、营养兼具的“三低”食品(低盐、低糖、低油)已成为多数人的选择,2020年健康食品市场已达14999亿日元,企业纷纷推出相关产品以抢占健康食品这块市场。此外、智能马桶、智能家用医疗器械等等也获得了巨大发展。
第二块是交通通信,在出行方面,日本老年人长途出行较多,铁路、飞机、高速公路为该年龄段人群较青睐的出行方式。侧面说明老年人生活逐渐丰富,远途出行较多,有较强的远途出行消费意愿。
日本老年人消费支出
据《中国老龄产业发展报告》预测,到2050年,中国老龄人口的消费潜力将增长到106万亿元左右,占GDP的比例将增长至33%,应对老龄化是一个长期过程,期间消费结构面临重大改变且将以老年群体消费需求为主导,银发经济将保持长久活力。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投资人应当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特别是特有风险,并根据自身投资目的、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是否和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谨慎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或本金不受损失。过往业绩不预示其未来业绩,其他基金业绩不构成本基金业绩的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