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情速览
股市动态:
12月23日,A股三大指数今日集体回调,截至收盘,沪指跌0.50%,深成指跌1.03%,创业板指跌0.98%,北证50指数跌2.64%,微盘股指数跌7.13%,超300只个股跌超9%。全市场成交额15457亿元,较上日放量129亿元。大小盘个股分化,全市场近4800只个股下跌。板块题材上,培育钻石、银行、中船系板块涨幅居前;教育、游戏、文化传媒板块跌幅居前。截至12月20日,两市融资余额合计18711.15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45.66亿元。
债市动态:
国债期货收盘全线下跌,30年期主力合约跌0.13%,10年期主力合约跌0.10%,5年期主力合约跌0.09%,2年期主力合约跌0.05%。
ETF指数资金流向:
12月20日净流入前10的指数以中大盘为主,中证A500流入近53亿,美股指数也有较多流入;行业/主题指数层面仍以红利、券商等板块为主。净流出前10的指数包含大中小盘宽基,科创50流出近54亿,上证50流出11亿;行业/主题层面以芯片半导体等为主,科创芯片指数流出17亿,中证全指半导体指数流出近15亿,国证芯片流出近11亿。
二、今日聚焦
1、我国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1.46万家,拥有发明专利数32.74万项
国家知识产权局今天(23日)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为服务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多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目前,我国已涌现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46万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超14万家。发布会上介绍,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具有知识产权产出活跃、发明专利密度领先等特点。目前,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拥有发明专利数量32.74万项,户均22.3项,占全国企业发明专利总量的11%。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每千名研发人员平均拥有发明专利数量364项,每亿元研发费用产生的发明专利数量72.7项。
2、工信部:移动电话用户规模稳中有增 5G用户数突破10亿户
工信部发布数据显示,移动电话用户规模稳中有增,5G用户数突破10亿户。截至11月末,三家基础电信企业及中国广电的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17.9亿户,比上年末净增4682万户。其中,5G移动电话用户达10.02亿户,比上年末净增1.8亿户,占移动电话用户的56%,占比较上年末提高9.4个百分点。
3、商务部:正与有关方面一道,抓紧制定明年“两新”相关政策
12月20日商务部消费促进司司长李刚表示,当前商务部正在与有关方面一道,抓紧研究制定明年有关“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相关政策。李刚表示,受“以旧换新”政策带动,汽车、家电、家装等产品销售火热,促进消费持续回暖,国内需求不断扩大。从对消费市场的带动效果看,11月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6.6%,带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增速加快0.5个百分点,对社零增速的贡献由拖累转为拉升。
4、全国内外贸一体化试点工作推进会在北京召开
全国内外贸一体化试点工作推进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强调,2025年是内外贸一体化试点的收官之年,要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进一步突出改革导向,牢牢把握试点地区先行先试这个定位,瞄准取得标志性成果的目标,着力推动一批体制机制改革举措,加快建设一批内外贸融合发展平台,提升重点产业内外贸一体化水平,持续完善内外贸一体化工作体系,努力取得更多试点成果。(以上资讯来自国内财经媒体公开报道)
三、策略观点
股票市场:
中信建投:跨年行情进行时,AI+是中期主线
债市利率快速下降,中国资本市场股债双牛格局继续。近期数据显示地产销售改善,且综合看政策仍有加码空间。认为明年初宽松政策仍有望加码,降准降息值得期待,资金有望进一步流入A股市场,且各部委具体政策也有望陆续推进落地,预计跨年行情将继续。关注潜在政策发力受益方向,AI+是中期产业主线,值得持续跟踪。
平安证券:大众食品有望加速发展,关注四条主线
当前食品饮料行业当中的大众食品板块由于顺周期行业直接受益于宏观经济好转;发放消费券等促消费政策直接提振大众食品板块消费信心;相比于白酒库存包袱较轻,调整节奏更快,或更早调整到位而具备投资价值。中长期视角看,随着宏观经济的改善,居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仍将推动消费持续升级,大众食品有望加速发展。建议关注顺周期、高景气、周期拐点、成本红利四条主线。
债券市场:
浙商固收:跨年行情或仍未结束
近年来,债券市场四季度波动率通常呈现加大态势,主因或在于市场对宏观经济及政策导向的预期交易或已共振,导致四季度债市或多呈现趋势反转或趋势加强的行情特征。债券市场对央行预期管理的反应或已结束,但跨年行情或仍未结束,当前至2025年1月1日跨年前,在不发生超预期因素干预前提下,债券市场持续走强的确定性相对较为明确。建议保持仓位不轻易止盈,但可考虑将所持券种切换为流动性较高的品种,以灵活应对跨年后所可能产生的变盘行情。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仅作为精选财经要闻服务,内容来自机构研报摘要、公开权威媒体报道;版权归原作者(机构研究员、媒体记者)所有,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嘉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无关;不作为对上述所涉行业及相关股票、基金的推荐,也不构成投资建议。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公司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如需购买相关基金产品,请关注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相关规定,做好风险评测,选择与之相匹配风险等级的产品。
一、行情速览
股市动态:
12月23日,A股三大指数今日集体回调,截至收盘,沪指跌0.50%,深成指跌1.03%,创业板指跌0.98%,北证50指数跌2.64%,微盘股指数跌7.13%,超300只个股跌超9%。全市场成交额15457亿元,较上日放量129亿元。大小盘个股分化,全市场近4800只个股下跌。板块题材上,培育钻石、银行、中船系板块涨幅居前;教育、游戏、文化传媒板块跌幅居前。截至12月20日,两市融资余额合计18711.15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45.66亿元。
债市动态:
国债期货收盘全线下跌,30年期主力合约跌0.13%,10年期主力合约跌0.10%,5年期主力合约跌0.09%,2年期主力合约跌0.05%。
ETF指数资金流向:
12月20日净流入前10的指数以中大盘为主,中证A500流入近53亿,美股指数也有较多流入;行业/主题指数层面仍以红利、券商等板块为主。净流出前10的指数包含大中小盘宽基,科创50流出近54亿,上证50流出11亿;行业/主题层面以芯片半导体等为主,科创芯片指数流出17亿,中证全指半导体指数流出近15亿,国证芯片流出近11亿。
二、今日聚焦
1、我国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1.46万家,拥有发明专利数32.74万项
国家知识产权局今天(23日)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为服务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多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目前,我国已涌现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46万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超14万家。发布会上介绍,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具有知识产权产出活跃、发明专利密度领先等特点。目前,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拥有发明专利数量32.74万项,户均22.3项,占全国企业发明专利总量的11%。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每千名研发人员平均拥有发明专利数量364项,每亿元研发费用产生的发明专利数量72.7项。
2、工信部:移动电话用户规模稳中有增 5G用户数突破10亿户
工信部发布数据显示,移动电话用户规模稳中有增,5G用户数突破10亿户。截至11月末,三家基础电信企业及中国广电的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17.9亿户,比上年末净增4682万户。其中,5G移动电话用户达10.02亿户,比上年末净增1.8亿户,占移动电话用户的56%,占比较上年末提高9.4个百分点。
3、商务部:正与有关方面一道,抓紧制定明年“两新”相关政策
12月20日商务部消费促进司司长李刚表示,当前商务部正在与有关方面一道,抓紧研究制定明年有关“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相关政策。李刚表示,受“以旧换新”政策带动,汽车、家电、家装等产品销售火热,促进消费持续回暖,国内需求不断扩大。从对消费市场的带动效果看,11月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6.6%,带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增速加快0.5个百分点,对社零增速的贡献由拖累转为拉升。
4、全国内外贸一体化试点工作推进会在北京召开
全国内外贸一体化试点工作推进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强调,2025年是内外贸一体化试点的收官之年,要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进一步突出改革导向,牢牢把握试点地区先行先试这个定位,瞄准取得标志性成果的目标,着力推动一批体制机制改革举措,加快建设一批内外贸融合发展平台,提升重点产业内外贸一体化水平,持续完善内外贸一体化工作体系,努力取得更多试点成果。(以上资讯来自国内财经媒体公开报道)
三、策略观点
股票市场:
中信建投:跨年行情进行时,AI+是中期主线
债市利率快速下降,中国资本市场股债双牛格局继续。近期数据显示地产销售改善,且综合看政策仍有加码空间。认为明年初宽松政策仍有望加码,降准降息值得期待,资金有望进一步流入A股市场,且各部委具体政策也有望陆续推进落地,预计跨年行情将继续。关注潜在政策发力受益方向,AI+是中期产业主线,值得持续跟踪。
平安证券:大众食品有望加速发展,关注四条主线
当前食品饮料行业当中的大众食品板块由于顺周期行业直接受益于宏观经济好转;发放消费券等促消费政策直接提振大众食品板块消费信心;相比于白酒库存包袱较轻,调整节奏更快,或更早调整到位而具备投资价值。中长期视角看,随着宏观经济的改善,居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仍将推动消费持续升级,大众食品有望加速发展。建议关注顺周期、高景气、周期拐点、成本红利四条主线。
债券市场:
浙商固收:跨年行情或仍未结束
近年来,债券市场四季度波动率通常呈现加大态势,主因或在于市场对宏观经济及政策导向的预期交易或已共振,导致四季度债市或多呈现趋势反转或趋势加强的行情特征。债券市场对央行预期管理的反应或已结束,但跨年行情或仍未结束,当前至2025年1月1日跨年前,在不发生超预期因素干预前提下,债券市场持续走强的确定性相对较为明确。建议保持仓位不轻易止盈,但可考虑将所持券种切换为流动性较高的品种,以灵活应对跨年后所可能产生的变盘行情。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仅作为精选财经要闻服务,内容来自机构研报摘要、公开权威媒体报道;版权归原作者(机构研究员、媒体记者)所有,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嘉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无关;不作为对上述所涉行业及相关股票、基金的推荐,也不构成投资建议。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公司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如需购买相关基金产品,请关注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相关规定,做好风险评测,选择与之相匹配风险等级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