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情速览
股市动态:
1月10日,A股三大指数今日集体下跌,截至收盘,沪指跌1.33%,深成指跌1.80%,创业板指跌1.76%。全市场成交额11630亿元,较上日放量335亿元。板块题材上,机器人、半导体、PEEK材料板块涨幅居前;互联网电商、零售、流感板块跌幅居前。截至1月9日,两市两融余额合计18233.24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减少2.92亿元。
债市动态:
1月10日,国债期货收盘多数下跌,30年期主力合约涨0.03%,10年期主力合约跌0.04%,5年期主力合约跌0.01%,2年期主力合约跌0.06%。
ETF指数资金流向:
1月9日净流入前10的指数以大盘为主,沪深300流入超6亿元,行业/主题指数层面以红利等板块为主。净流出前10的指数包含大中小盘宽基,中证1000流出近22亿,创业板指流出近13亿,中证500流出10亿,行业/主题层面以芯片半导体等板块为主。1月10日,嘉实科创芯片ETF(代码:588200)成交额为33.95亿元,嘉实中证A500 ETF(代码:159351)成交额为19.62亿元。
二、今日聚焦
1、【2024年CPI同比上涨0.2%】国家统计局1月9日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比上年上涨0.2%。2024年12月,全国CPI同比上涨0.1%,环比持平;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下降2.3%,环比下降0.1%。
2、【财政部:2025年财政政策将非常积极,赤字规模将有较大增加】财政部副部长廖岷在国新办举行的“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24年全年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4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1万亿元。2025年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未来可期。将提高财政赤字率,再考虑到我国GDP规模不断增加,赤字规模将有较大幅度增加,财政总支出进一步扩大,逆周期调节力度也会加大,为经济持续回暖向好提供有力有效支撑。2025年将加大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力度,注重提升政策的组合效应和乘数效应。通过公共资金的运用,能够带动激发更多信贷资金和社会资本的投资,从而为扩大内需和助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3、【中国人民银行决定阶段性暂停在公开市场买入国债】鉴于近期政府债券市场持续供不应求,中国人民银行决定,2025年1月起暂停开展公开市场国债买入操作,后续将视国债市场供求状况择机恢复。
4、【今年来已有80多只基金宣布分红,金额超87亿元】近期,公募加大了分红力度。自元旦以来,已有80多只基金宣布分红,分红金额合计超过87亿元。在业内人士看来,基金积极分红有利于提升投资者持有体验,可以更从容地面对市场短期波动,从而践行长期投资理念。(以上资讯来自国内财经媒体公开报道)
三、策略观点
股票市场:
国泰君安证券:科技主题与稳定红利的结构行情继续推进
国泰君安证券研报分析,大势研判:政策预期基本充分,预期上下修空间不大,股指以横盘震荡为主。当前形势下投资者结构分层,风险偏好滑向两端。高风偏投资者推高高风险特征资产;低风偏投资者偏好低风险特征资产。对于高风偏投资者而言,后续新预期的产生来源于科技政策与产业突破,主题投资会从简单炒作到更聚焦产业链,紧密关注地方两会;而对于低风偏投资者而言,面对偏弱的需求与地缘不确定性,稳定现金流依然重要。面向2025年无风险利率下降是中国股市的内在动力,但择时与风格选择取决于对不确定性的认识和风险的预期。维持农历春节前股指总体震荡,科技主题与稳定红利的结构行情继续推进的判断,并关注化债新举措。1月大盘风格相对更优;但并不意味着科技行情结束,而是更重视产业特点,而非单一市值/筹码结构考虑。
广发证券:红利是长期可配置资产
广发证券研报分析,岁末年初的两段风格切换:年末“小切大”,春季“大切小”。春节至两会市场风格倒向小盘。前一年11月至次年3月都是A股“最不交易基本面”的时期,这由经济数据和财报披露的真空期所决定;年末会议基调决定经济周期类资产(大盘风格)的稳增长预期;跨年前后资金面对风格推波助澜;春节前后资金面往往由紧转松。
25年上述规律大概率不会缺席,对应当下至25年的风格展望:参考中美经验,25年经济预期只要处于“下行末期至复苏前期”的折返阶段,那么小盘成长风格都将是主导;长期维度,红利是为数不多不需要择时、可以长期配置的资产。
债券市场:
兴业证券:宽松交易可能逆转,关注负债端的稳定性
兴业证券研报分析,2024年12月以来,债市做多行情较为顺畅,市场交易“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基调下央行进一步宽松的预期,10Y和30Y国债收益率均下行至历史低位。2024年1月以来央行再次持续提示债市风险。本次央行暂停开展公开市场国债买入操作,可能至少有3个方面的影响:1)央行通过减少二级市场买债需求(尤其是短端国债),减少货币投放,进而有助于修复利率曲线。2)近期稳汇率压力较大,央行也频繁释放稳汇率的信号,减少通过净买入国债释放的基础货币,也有助于缓解人民币贬值压力,这也意味着,资金面短期内可能不会进一步宽松。3)央行可能通过这一公告向市场释放信号,即债市投资者此前对于央行进一步宽松操作的预期交易可能已经走得过远。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仅作为精选财经要闻服务,内容来自机构研报摘要、公开权威媒体报道;版权归原作者(机构研究员、媒体记者)所有,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嘉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无关;不作为对上述所涉行业及相关股票、基金的推荐,也不构成投资建议。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公司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如需购买相关基金产品,请关注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相关规定,做好风险评测,选择与之相匹配风险等级的产品。
一、行情速览
股市动态:
1月10日,A股三大指数今日集体下跌,截至收盘,沪指跌1.33%,深成指跌1.80%,创业板指跌1.76%。全市场成交额11630亿元,较上日放量335亿元。板块题材上,机器人、半导体、PEEK材料板块涨幅居前;互联网电商、零售、流感板块跌幅居前。截至1月9日,两市两融余额合计18233.24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减少2.92亿元。
债市动态:
1月10日,国债期货收盘多数下跌,30年期主力合约涨0.03%,10年期主力合约跌0.04%,5年期主力合约跌0.01%,2年期主力合约跌0.06%。
ETF指数资金流向:
1月9日净流入前10的指数以大盘为主,沪深300流入超6亿元,行业/主题指数层面以红利等板块为主。净流出前10的指数包含大中小盘宽基,中证1000流出近22亿,创业板指流出近13亿,中证500流出10亿,行业/主题层面以芯片半导体等板块为主。1月10日,嘉实科创芯片ETF(代码:588200)成交额为33.95亿元,嘉实中证A500 ETF(代码:159351)成交额为19.62亿元。
二、今日聚焦
1、【2024年CPI同比上涨0.2%】国家统计局1月9日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比上年上涨0.2%。2024年12月,全国CPI同比上涨0.1%,环比持平;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下降2.3%,环比下降0.1%。
2、【财政部:2025年财政政策将非常积极,赤字规模将有较大增加】财政部副部长廖岷在国新办举行的“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24年全年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4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1万亿元。2025年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未来可期。将提高财政赤字率,再考虑到我国GDP规模不断增加,赤字规模将有较大幅度增加,财政总支出进一步扩大,逆周期调节力度也会加大,为经济持续回暖向好提供有力有效支撑。2025年将加大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力度,注重提升政策的组合效应和乘数效应。通过公共资金的运用,能够带动激发更多信贷资金和社会资本的投资,从而为扩大内需和助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3、【中国人民银行决定阶段性暂停在公开市场买入国债】鉴于近期政府债券市场持续供不应求,中国人民银行决定,2025年1月起暂停开展公开市场国债买入操作,后续将视国债市场供求状况择机恢复。
4、【今年来已有80多只基金宣布分红,金额超87亿元】近期,公募加大了分红力度。自元旦以来,已有80多只基金宣布分红,分红金额合计超过87亿元。在业内人士看来,基金积极分红有利于提升投资者持有体验,可以更从容地面对市场短期波动,从而践行长期投资理念。(以上资讯来自国内财经媒体公开报道)
三、策略观点
股票市场:
国泰君安证券:科技主题与稳定红利的结构行情继续推进
国泰君安证券研报分析,大势研判:政策预期基本充分,预期上下修空间不大,股指以横盘震荡为主。当前形势下投资者结构分层,风险偏好滑向两端。高风偏投资者推高高风险特征资产;低风偏投资者偏好低风险特征资产。对于高风偏投资者而言,后续新预期的产生来源于科技政策与产业突破,主题投资会从简单炒作到更聚焦产业链,紧密关注地方两会;而对于低风偏投资者而言,面对偏弱的需求与地缘不确定性,稳定现金流依然重要。面向2025年无风险利率下降是中国股市的内在动力,但择时与风格选择取决于对不确定性的认识和风险的预期。维持农历春节前股指总体震荡,科技主题与稳定红利的结构行情继续推进的判断,并关注化债新举措。1月大盘风格相对更优;但并不意味着科技行情结束,而是更重视产业特点,而非单一市值/筹码结构考虑。
广发证券:红利是长期可配置资产
广发证券研报分析,岁末年初的两段风格切换:年末“小切大”,春季“大切小”。春节至两会市场风格倒向小盘。前一年11月至次年3月都是A股“最不交易基本面”的时期,这由经济数据和财报披露的真空期所决定;年末会议基调决定经济周期类资产(大盘风格)的稳增长预期;跨年前后资金面对风格推波助澜;春节前后资金面往往由紧转松。
25年上述规律大概率不会缺席,对应当下至25年的风格展望:参考中美经验,25年经济预期只要处于“下行末期至复苏前期”的折返阶段,那么小盘成长风格都将是主导;长期维度,红利是为数不多不需要择时、可以长期配置的资产。
债券市场:
兴业证券:宽松交易可能逆转,关注负债端的稳定性
兴业证券研报分析,2024年12月以来,债市做多行情较为顺畅,市场交易“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基调下央行进一步宽松的预期,10Y和30Y国债收益率均下行至历史低位。2024年1月以来央行再次持续提示债市风险。本次央行暂停开展公开市场国债买入操作,可能至少有3个方面的影响:1)央行通过减少二级市场买债需求(尤其是短端国债),减少货币投放,进而有助于修复利率曲线。2)近期稳汇率压力较大,央行也频繁释放稳汇率的信号,减少通过净买入国债释放的基础货币,也有助于缓解人民币贬值压力,这也意味着,资金面短期内可能不会进一步宽松。3)央行可能通过这一公告向市场释放信号,即债市投资者此前对于央行进一步宽松操作的预期交易可能已经走得过远。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仅作为精选财经要闻服务,内容来自机构研报摘要、公开权威媒体报道;版权归原作者(机构研究员、媒体记者)所有,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嘉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无关;不作为对上述所涉行业及相关股票、基金的推荐,也不构成投资建议。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公司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如需购买相关基金产品,请关注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相关规定,做好风险评测,选择与之相匹配风险等级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