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洪钧:产业为矛 多策略为盾,打造市场最需要的“固收+”
| 2024-04-01
本文内容2366个字,建议阅读时长5分钟
林洪钧:产业为矛 多策略为盾,打造市场最需要的“固收+”
字体大小:

坐在出租车上,林洪钧显得有些疲惫,但他依旧没有松懈,趁着路上时间准备着晚上的媒体直播采访,这是他8月4日行程中最后一个活动,当天一早从福建飞回北京,下午回到公司连续参加两场调研活动。

路演结束后顶着暴雨赶回住处的路上,林洪钧显得轻松了很多,一边闲聊一边在手机日历上查询明早赶往高铁站的时间,他明天又要前往无锡出差,强度可想而知。

这是嘉实基金固收增强策略战队投资总监林洪钧近期的工作日常。

林洪钧

嘉实固收增强策略战队投资总监

现任嘉实固收增强策略战队投资总监,投资和管理经验丰富,擅长管理二级债基、混合型基金等各类固收产品。

活跃在固收市场资深的实力派

事实上,作为市场上最早一批固收投资实战派,林洪钧本可以不这么拼的,毕竟有丰富的履历背景和业绩支撑。他毕业于复旦大学,兼具理学和商科教育背景,自2004年进入固收市场,深耕证券基金行业已经有18年,一路见证了中国债券市场的快速发展,职业路径从交易员、研究员到基金经理穿越多轮牛熊,基金经理投资年限9年。

一路走来,林洪钧一直活跃在固收投资一线,管理产品涉及一级债基、二级债基、短债、纯债、货基等所有固收类型,并在伴随市场发展逐渐形成了自身的优势,他尤其擅长信用债和“固收+”产品的投资管理。

擅长权益投资的“固收+”选手

“他是‘固收+’赛道中对权益比较了解的基金经理,尤其是对成长股比较关注,而且他对债券市场的理解比较深入。”这是当日直播之后,与之搭档的主持人对林洪钧的印象,这也恰好客观反映了林洪钧的投资能力。

作为伴随着中国债券市场发展成长起来的老将,林洪钧也在适应市场发展不断完善自身投资逻辑。他说:“我的投资方法论是渐进的过程,它是逐步搭建完善的过程,追求的是如何在过程中使得胜率最大化,在最完美的逻辑体系之下,是以宏观逻辑作为基石,之后再辅以各种自下而上的方法论来支撑整个逻辑体系。

环顾市场上的“固收+”基金经理绝大多数出身于固收投资,擅长自上而下的大类资产配置逻辑,林洪钧亦是如此,主要采取“核心-卫星”策略,即以固收投资作为底仓配置,多个卫星策略作为辅助,这一自上而下的投资逻辑铸就了其投资框架的底层基石

但与典型的固收出身基金经理不同之处在于,林洪钧尤其擅长权益类资产投资挖掘,尤其擅长把握科技、新能源赛道的高景气行业及其个股挖掘。他把固收和权益投资能力看得同等重要,通过自下而上的选股逻辑,力争为投资者提供高弹性的收益回报。

林洪钧本人也对自己能力优势有着明确的自我认知。“我个人比较偏向于权益类资产的主动管理策略,资产配置结构上更加分化,从方法论来说更加关注于有可能的α,我相信这些行业获得α的机会更加鲜明,来自于β的红利会很少”。

以产业为矛、以多策略为盾,是林洪钧权益投资的核心武器。在选股理念上采取“产业逻辑+性价比”来配置权益类资产。首先考虑的是个股所在行业的中期趋势,其次分析当前行业可能出现的边际变化,再次根据个股估值水平进行评价;优先选择估值合理且行业边际变化改善的标的。

可以想见,基于板块快速轮动的节奏,保持高频调仓换股其实对基金经理投资能力和精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林洪钧透露,根据宏观、中观、估值水平等多维度适时调整在组合中的板块配置比例,并且每季度进行一次再平衡,如果遇到市场突发变化及时调整。

超额收益的贡献信心来自于对于中国权益市场高景气行业的长期看好。在投资实践中,林洪钧日常保持密集的调研强度,以此紧跟产业发展脉络,紧跟行业快速发展,深入一线公司求真、验证,在市场快速变化中力求投资的有效性,并不断修正投资框架。在选股上分别考察个股的收益与回撤,不会因为控制回撤而刻意配置价值股,持股适度集中,力争实现胜率的最大化。

“拉长3到5年时间来看,我们希望能做长期正确的事情,这与国家政策以及国运发展导向紧密相关。所以这两年中,国产替代、科技创新是始终两大重要的主线,未来仍然是长期而正确的事情。”

站在当下,林洪钧看好并重点布局景气度持续向上的新能源汽车、光伏、风电、储能等泛新能源产业链,同时把握消费、军工、电子产业细分赛道的投资机会,叠加宏观研究和独立的纪律回撤控制,力求超额收益。

紧随市场发展的成长派

在去年底一次内部分享会上,林洪钧首次以嘉实固收增强策略投资总监的身份公开亮相,诚恳地向同事们介绍自己的职业履历和投资方法论。他会坦诚讲述自己的投资生涯中亲历的“至暗时刻”,也有业绩一骑绝尘的高光时期。诚实面对同事,也诚实面对自己的过往。

“一个基金经理的成长包括投资逻辑、投资框架,都是随着市场演变而逐渐进化的。”这在林洪钧的职业路径上得以淋漓尽致地诠释,他本科是数学专业出身,这决定了他的认知和行为模式,非常注重追求逻辑的完美性。而长期深耕固收市场,他积淀了基于宏观研究自上而下的债券投资逻辑,奠定了他整体投资方法论的基石。

近年来,随着“固收+”潮流的大爆发,在林洪钧看来,公募基金能够充分发挥在大类资产配置积淀丰富各类产品管理经验,以及权益投资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优势,满足个人投资者对于稳健资产配置的市场需求。于是,他积极顺应中国权益市场发展的时代趋势,通过持续调研和学习去摸清产业发展的逻辑,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挖掘权益资产的投资机遇。

“我希望能够做市场最需要的东西。”林洪钧表示,在资管时代浪潮之下和国家经济转型涌现一批优秀上市公司的过程中,“固收+”产品既兼具了稳定性的需求,又可以给投资者带来更好的回报,希望能够将个人投资能力圈、市场需求和嘉实平台资源有效结合。固收增强策略战队的形成,也是嘉实基石固收平台对正蓬勃发展“固收+”业务更细分需求的又一精准把握。

林洪钧表示,随着“固收+”个人投资者占比的提升,客户需求驱动产品定位发生变化,进而导致“固收+”投资策略的转变,投资端把握权益类资产获取超额收益机会的同时,更要注重回撤的管理,更好地满足投资者对稳健收益回报的预期。

“在权益市场中长期向好的背景之下,我们更希望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够把握更多的投资机会,力争贡献更好的增厚收益,这是我们选择‘固收+’,把握‘+权益’投资机会最本质的原因。”林洪钧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一路走来,他因为热爱最贴近时代发展的投资行业,高度跟踪行业最新发展动态,高频出差调研跟踪上市公司,并在投资中修正自己的投资理念与专业认知。

在过去的几个月中,除了日常忙碌的调研、投资和路演,林洪钧实现了一支队伍与一个平台的耦合,嘉实固收增强策略战队完成从无到有的搭建与扩容,把不同背景风格的投资人员有效黏合在一起,打造更加协同高效的投研团队,并根据产品定位配置成员之间的战略战术分工。

直播结束的第二天一早,他伴着京城的晨曦出发踏上前往无锡的列车,那天刚好是林洪钧的生日,如往常一样,他在路演中度过了这平凡的一天,用博尔赫斯的一句话形容“光阴的流逝让人心安”。因为他选择了热爱的行业,葆有初心,并时刻保持学习,完善认知框架,并做到知行合一。

没有太多豪言壮语,也没有华丽的措辞,林洪钧身体力行如少年一般飞驰在路演和调研的路上。

风险提示:基金投资需谨慎。投资人应当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及其特有风险,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投资人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作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或本金不受损失。基金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

上一篇 下一篇
林洪钧:产业为矛 多策略为盾,打造市场最需要的“固收+”
| 2024-04-01
本文内容2366个字,建议阅读时长5分钟
林洪钧:产业为矛 多策略为盾,打造市场最需要的“固收+”
字体大小:

坐在出租车上,林洪钧显得有些疲惫,但他依旧没有松懈,趁着路上时间准备着晚上的媒体直播采访,这是他8月4日行程中最后一个活动,当天一早从福建飞回北京,下午回到公司连续参加两场调研活动。

路演结束后顶着暴雨赶回住处的路上,林洪钧显得轻松了很多,一边闲聊一边在手机日历上查询明早赶往高铁站的时间,他明天又要前往无锡出差,强度可想而知。

这是嘉实基金固收增强策略战队投资总监林洪钧近期的工作日常。

林洪钧

嘉实固收增强策略战队投资总监

现任嘉实固收增强策略战队投资总监,投资和管理经验丰富,擅长管理二级债基、混合型基金等各类固收产品。

活跃在固收市场资深的实力派

事实上,作为市场上最早一批固收投资实战派,林洪钧本可以不这么拼的,毕竟有丰富的履历背景和业绩支撑。他毕业于复旦大学,兼具理学和商科教育背景,自2004年进入固收市场,深耕证券基金行业已经有18年,一路见证了中国债券市场的快速发展,职业路径从交易员、研究员到基金经理穿越多轮牛熊,基金经理投资年限9年。

一路走来,林洪钧一直活跃在固收投资一线,管理产品涉及一级债基、二级债基、短债、纯债、货基等所有固收类型,并在伴随市场发展逐渐形成了自身的优势,他尤其擅长信用债和“固收+”产品的投资管理。

擅长权益投资的“固收+”选手

“他是‘固收+’赛道中对权益比较了解的基金经理,尤其是对成长股比较关注,而且他对债券市场的理解比较深入。”这是当日直播之后,与之搭档的主持人对林洪钧的印象,这也恰好客观反映了林洪钧的投资能力。

作为伴随着中国债券市场发展成长起来的老将,林洪钧也在适应市场发展不断完善自身投资逻辑。他说:“我的投资方法论是渐进的过程,它是逐步搭建完善的过程,追求的是如何在过程中使得胜率最大化,在最完美的逻辑体系之下,是以宏观逻辑作为基石,之后再辅以各种自下而上的方法论来支撑整个逻辑体系。

环顾市场上的“固收+”基金经理绝大多数出身于固收投资,擅长自上而下的大类资产配置逻辑,林洪钧亦是如此,主要采取“核心-卫星”策略,即以固收投资作为底仓配置,多个卫星策略作为辅助,这一自上而下的投资逻辑铸就了其投资框架的底层基石

但与典型的固收出身基金经理不同之处在于,林洪钧尤其擅长权益类资产投资挖掘,尤其擅长把握科技、新能源赛道的高景气行业及其个股挖掘。他把固收和权益投资能力看得同等重要,通过自下而上的选股逻辑,力争为投资者提供高弹性的收益回报。

林洪钧本人也对自己能力优势有着明确的自我认知。“我个人比较偏向于权益类资产的主动管理策略,资产配置结构上更加分化,从方法论来说更加关注于有可能的α,我相信这些行业获得α的机会更加鲜明,来自于β的红利会很少”。

以产业为矛、以多策略为盾,是林洪钧权益投资的核心武器。在选股理念上采取“产业逻辑+性价比”来配置权益类资产。首先考虑的是个股所在行业的中期趋势,其次分析当前行业可能出现的边际变化,再次根据个股估值水平进行评价;优先选择估值合理且行业边际变化改善的标的。

可以想见,基于板块快速轮动的节奏,保持高频调仓换股其实对基金经理投资能力和精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林洪钧透露,根据宏观、中观、估值水平等多维度适时调整在组合中的板块配置比例,并且每季度进行一次再平衡,如果遇到市场突发变化及时调整。

超额收益的贡献信心来自于对于中国权益市场高景气行业的长期看好。在投资实践中,林洪钧日常保持密集的调研强度,以此紧跟产业发展脉络,紧跟行业快速发展,深入一线公司求真、验证,在市场快速变化中力求投资的有效性,并不断修正投资框架。在选股上分别考察个股的收益与回撤,不会因为控制回撤而刻意配置价值股,持股适度集中,力争实现胜率的最大化。

“拉长3到5年时间来看,我们希望能做长期正确的事情,这与国家政策以及国运发展导向紧密相关。所以这两年中,国产替代、科技创新是始终两大重要的主线,未来仍然是长期而正确的事情。”

站在当下,林洪钧看好并重点布局景气度持续向上的新能源汽车、光伏、风电、储能等泛新能源产业链,同时把握消费、军工、电子产业细分赛道的投资机会,叠加宏观研究和独立的纪律回撤控制,力求超额收益。

紧随市场发展的成长派

在去年底一次内部分享会上,林洪钧首次以嘉实固收增强策略投资总监的身份公开亮相,诚恳地向同事们介绍自己的职业履历和投资方法论。他会坦诚讲述自己的投资生涯中亲历的“至暗时刻”,也有业绩一骑绝尘的高光时期。诚实面对同事,也诚实面对自己的过往。

“一个基金经理的成长包括投资逻辑、投资框架,都是随着市场演变而逐渐进化的。”这在林洪钧的职业路径上得以淋漓尽致地诠释,他本科是数学专业出身,这决定了他的认知和行为模式,非常注重追求逻辑的完美性。而长期深耕固收市场,他积淀了基于宏观研究自上而下的债券投资逻辑,奠定了他整体投资方法论的基石。

近年来,随着“固收+”潮流的大爆发,在林洪钧看来,公募基金能够充分发挥在大类资产配置积淀丰富各类产品管理经验,以及权益投资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优势,满足个人投资者对于稳健资产配置的市场需求。于是,他积极顺应中国权益市场发展的时代趋势,通过持续调研和学习去摸清产业发展的逻辑,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挖掘权益资产的投资机遇。

“我希望能够做市场最需要的东西。”林洪钧表示,在资管时代浪潮之下和国家经济转型涌现一批优秀上市公司的过程中,“固收+”产品既兼具了稳定性的需求,又可以给投资者带来更好的回报,希望能够将个人投资能力圈、市场需求和嘉实平台资源有效结合。固收增强策略战队的形成,也是嘉实基石固收平台对正蓬勃发展“固收+”业务更细分需求的又一精准把握。

林洪钧表示,随着“固收+”个人投资者占比的提升,客户需求驱动产品定位发生变化,进而导致“固收+”投资策略的转变,投资端把握权益类资产获取超额收益机会的同时,更要注重回撤的管理,更好地满足投资者对稳健收益回报的预期。

“在权益市场中长期向好的背景之下,我们更希望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够把握更多的投资机会,力争贡献更好的增厚收益,这是我们选择‘固收+’,把握‘+权益’投资机会最本质的原因。”林洪钧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一路走来,他因为热爱最贴近时代发展的投资行业,高度跟踪行业最新发展动态,高频出差调研跟踪上市公司,并在投资中修正自己的投资理念与专业认知。

在过去的几个月中,除了日常忙碌的调研、投资和路演,林洪钧实现了一支队伍与一个平台的耦合,嘉实固收增强策略战队完成从无到有的搭建与扩容,把不同背景风格的投资人员有效黏合在一起,打造更加协同高效的投研团队,并根据产品定位配置成员之间的战略战术分工。

直播结束的第二天一早,他伴着京城的晨曦出发踏上前往无锡的列车,那天刚好是林洪钧的生日,如往常一样,他在路演中度过了这平凡的一天,用博尔赫斯的一句话形容“光阴的流逝让人心安”。因为他选择了热爱的行业,葆有初心,并时刻保持学习,完善认知框架,并做到知行合一。

没有太多豪言壮语,也没有华丽的措辞,林洪钧身体力行如少年一般飞驰在路演和调研的路上。

风险提示:基金投资需谨慎。投资人应当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及其特有风险,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投资人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作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或本金不受损失。基金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