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杰,从北大经济学院研究生毕业后,于2006年7月正式加入嘉实基金,深耕研究与投资已经16年,从研究员基础分析做起,历任嘉实研究部分析师、机构投资部投资经理,现任嘉实基金大制造研究总监。
我们正处在一个中国制造业从“大”到“强”的时代。
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制造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时代机遇。从“大”变“强”的这个过程,也孕育了巨大的产业投资机遇,先进制造正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投资领域。
而以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第三次能源革命日新月异的发展,正在悄悄改变制造行业的内涵及前景想象。当制造业由大到强的时代机遇与全球碳中和背景下的新能源革命交锋,无疑将释放出强大的势能。
一路走来,刘杰亲历了中国制造业近20年来整个发展变化历程,也成长为嘉实先进制造领域的投资先锋,凭借对行业长期深入跟踪的理解,他敏锐地捕捉到这一产业趋势背后孕育的前景与机遇。
基于产业思维的投资逻辑
在嘉实基金,制造与消费、医药、科技和周期共同组成五大核心赛道,聚焦这些高景气度行业进行深度研究与价值挖掘。
在嘉实基金大制造研究总监、基金经理刘杰的投资认知中,制造赛道细分行业众多,产业链条长,每个赛道都有优秀的龙头企业,需要悉心挖掘,而这背后需要强大的产业思维。
“一个好的产业趋势很重要,这意味着我们一定能在这一趋势里抓住非常多非线性的变化,而非线性变化对于投身到制造业是最有魅力的。”刘杰说。
他表示,过去中国是制造大国,未来的发展目标是制造强国,从“大”到“强”最大的变化是可以兑现从资产到收入、从收入到利润、从利润到盈利模式再到市值壮大,从投资角度来讲,相关资产的可投资性会变得非常强。
以嘉实先进制造为例,其投资的先进制造业主要包括机械设备、国防军工、汽车、电气设备、通信、电子、计算机、金属非金属材料、公用事业、采掘服务、轻工制造、医疗器械及服务、家电等13个一级子行业,这些细分行业背后隐藏着无数的投资线索。
行业分散无疑对选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深耕制造业16年,作为制造行业的投资先锋,刘杰形成了“产业思维、中观比较、精选个股”的投资逻辑。其投资方法论在于,产业视角解决方向问题,中观思维解决行业比较以及投资节奏问题,最后再精选个股,找到长期持续给股东创造回报的公司。
从他管理的嘉实先进制造产业布局来看,围绕“2(车和能源)+2(半导体和军工)”结构进行配置,选择中国有优势的产业,享受中国制造业从“大”到“强”带来的投资机会。
这一投资产业方向充分代表了刘杰对于先进制造的投资理念。从产业来看,目前制造业两大核心的驱动力是“车”和“能源”。在他看来,这两个行业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产业规模够大,二是我国牢牢掌握产业发展的主动权。
新能源汽车:从电动到智能的产业机遇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白皮书》,新能源汽车已经从政策推动向市场驱动转型,产业经历了萌芽期、初步探索期,从2021年已经进入快速成长期。从市场规模看,2021年新能源汽车产销突破350万辆,实现同比1.6倍的大幅增长,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
白皮书还显示,我国已基本攻克了动力电池、驱动电机、整车控制系统等主流电动化关键核心技术,建立了结构完整、自主可控的内循环产业体系。
作为产业投资先锋,刘杰大胆预计,新能源汽车销量预计将制造全世界超过10万亿级别的行业机会,目前全球新能源汽车仍有巨大的渗透空间,在此过程中,中国车企以及产业链相关公司有望走向全球,“全球化”会进一步打开龙头公司的市值空间。
面对新能源汽车掀起的产业浪潮,刘杰预判这一趋势所折射的未来:从车的电动化到智能化,带来从整车厂到零部件的重构,胜出的公司投资价值将凸显。以零部件为例,在电动到智能能的“重构”的过程中,供应链的边界变得模糊,很多国内的企业有机会脱颖而出。
按照他对产业趋势的把握,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先电动、后智能,电动化之后必然智能化”。电动化大幅降低造车门槛,智能化会成为核心竞争要素。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看到越来越多企业要造车,因为造车没门槛了,最后靠什么取胜消费者,靠什么赚钱,就靠智能化,智能化制造差异,智能化使得整个商业模式发生很大变化。”刘杰说道。
新能源车正在从政策驱动转向产品力驱动,行业就进入了供需两旺的阶段。而且,国产车在行业中的话语权越来越大。这一正在发生的现象在生活中已经得到印证。截至今年6月末,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突破1000万辆,且销量连续7年位居全球第一。
与此同时,新能源的产业链也会演绎硬件、软件到商业模式的演进,将孵化更多投资机会。“从‘硬’到‘软’到商业模式,目前正在从‘硬’慢慢到‘软’,只是我们还没有感受到商业模式的变化。”刘杰率先嗅到了这一以传统制造见长的行业正在发生的细微变化。
未来智能电动车将是产业发展方向,刘杰分析,各大汽车制造商正在打造自身覆盖硬件、软件、系统和解决方案的生态体系,从汽车全生命周期出发,服务覆盖娱乐、金融、互联网、智能家居等紧贴用户需求的产业链条。未来针对车这个场景的参与主体会越来越多,投资机会也会越来越丰富。
碳中和时代下的能源产业链前景
事实上,新能源汽车的变化仅仅是一个时代新的开始。全球已有130多个国家和经济体宣布到2050年实现碳中和目标,这意味着世界将开启第三次能源革命。而中国将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关于新能源,刘杰深情地指出:“我们要赋予能源更‘新’的理解,我们的‘新’不是指新旧的新,我们要有新的思维、新的视角,重点是能源变革、数字能源以及智慧能源,能源场景从过去的“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场景的价值量大幅提升”。
据他判断,能源行业将在碳中和的背景下发生巨大变化,“能源电力化,电力清洁化”是未来能源变革的核心。在此过程中,不仅是汽车的电动化,而且现在很多诸如工程机械工业领域正在经历电动化的转型,正在谱写巨大的能源前景。未来碳中和的路径是,大部分行业将实现电气化,让电力行业减碳或者脱碳。
刘杰分析,能源变革后智慧能源的核心是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以应对新能源占比不断提高。而这一新型系统中,能源供给以光伏、风电、储能高比例可再生能源为主,利用智能配电、储能、高度数字化的配电系统进行传输,依托高度智能化的手段,满足能源需求的同时,实现能源更清洁。
具体而言,“源、网、荷、储”各个环节都有投资机会。“源”主要以光伏、风电产业链为代表;“网”主要是电网改造和升级。初期是特高压、配电侧及储能硬件投入,体现在电力电子投资大幅增加,未来数字化和智能化会持续投入;“荷”主要是以新能源车为代表的用户侧的清洁能源市场前景广阔,“储”主要体现在电源侧、电网侧及用户侧均有大发展,未来抽水储能、电化学储能等各种技术将快速发展。
在此过程,刘杰表示,一方面,能源产业由大到强,关注度最高是光伏和风电产业,国产替代和技术进步带来成本大幅下降。另一方面,储能是第一性解决新型电力系统的方法,储能将在全球能源变革发展为新的趋势。其核心在于,如何降低成本以及如何在价格端补偿,未来独立的储能将迎来快速发展。
未来电力场景的投资价值会显著提升。类比手机、汽车,电力场景同样也会经历从硬件到软件、从软件到商业模式的转变,目前还处于硬件投资大幅增加阶段。
更宏大的产业趋势,更诱人的投资机遇
除了车和能源这些时代赋予的投资机遇,国产替代加速带来的投资机会,同样不容忽视。
站在“自主科技制造”的角度,刘杰坚定看好半导体设备、材料和零部件。支撑这一行业发展的逻辑在于,半导体是技术壁垒很高的核心卡脖子环节,随着国内技术突破,配套产业链的升级完善,国产替代存在巨大空间,经过前几年技术积累,国内设备材料企业已经完成研发测试,接下来进入迅速放量阶段。
作为制造领域“国之重器”的军工产业,也迎来难得发展时机。他认为,随着中国经济在全球占比的持续提升,军工行业由于计划属性强,竞争格局好,在当前形势变局中基本面有望持续走强,将从主题型行业发展为高景气度的行业。未来重点关注“十四五”期间竞争力强、有成长性的导弹、战机及相关原材料、零部件企业的高增速机会。
在刘杰眼中,在中国经济加速转型下,基于产业趋势的视角,先进制造的内涵更加丰富,更宏大的时代背景孕育着更大的机遇。包括半导体、国防军工在内的大制造细分行业充满了投资线索,通过中观维度的景气度透析,精选相关优质制造企业投资标的,是他拥抱产业变革的有力方式。
站在当下,在新能源成为今年投资热门赛道乃至将引领未来社会发展方向的重要领域,嘉实作为最早布局新能源产业链的基金公司,经过十余年长期深度钻研新能源产业,已经建立了覆盖上中下游产业链的投研资源、形成了从被动指数到主动权益上下游完整的产品链以及相关产业优质股票持仓的布局,助力产业腾飞发展。
刘杰作为嘉实最早专注新能源产业研究的团队成员之一,面临这一势不可挡的潮流,是酝酿已久的厚积簿发,更是与时代同行的笃定。
*风险提示:基金投资需谨慎。投资人应当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及其特有风险,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投资人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作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或本金不受损失。基金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
刘杰,从北大经济学院研究生毕业后,于2006年7月正式加入嘉实基金,深耕研究与投资已经16年,从研究员基础分析做起,历任嘉实研究部分析师、机构投资部投资经理,现任嘉实基金大制造研究总监。
我们正处在一个中国制造业从“大”到“强”的时代。
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制造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时代机遇。从“大”变“强”的这个过程,也孕育了巨大的产业投资机遇,先进制造正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投资领域。
而以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第三次能源革命日新月异的发展,正在悄悄改变制造行业的内涵及前景想象。当制造业由大到强的时代机遇与全球碳中和背景下的新能源革命交锋,无疑将释放出强大的势能。
一路走来,刘杰亲历了中国制造业近20年来整个发展变化历程,也成长为嘉实先进制造领域的投资先锋,凭借对行业长期深入跟踪的理解,他敏锐地捕捉到这一产业趋势背后孕育的前景与机遇。
基于产业思维的投资逻辑
在嘉实基金,制造与消费、医药、科技和周期共同组成五大核心赛道,聚焦这些高景气度行业进行深度研究与价值挖掘。
在嘉实基金大制造研究总监、基金经理刘杰的投资认知中,制造赛道细分行业众多,产业链条长,每个赛道都有优秀的龙头企业,需要悉心挖掘,而这背后需要强大的产业思维。
“一个好的产业趋势很重要,这意味着我们一定能在这一趋势里抓住非常多非线性的变化,而非线性变化对于投身到制造业是最有魅力的。”刘杰说。
他表示,过去中国是制造大国,未来的发展目标是制造强国,从“大”到“强”最大的变化是可以兑现从资产到收入、从收入到利润、从利润到盈利模式再到市值壮大,从投资角度来讲,相关资产的可投资性会变得非常强。
以嘉实先进制造为例,其投资的先进制造业主要包括机械设备、国防军工、汽车、电气设备、通信、电子、计算机、金属非金属材料、公用事业、采掘服务、轻工制造、医疗器械及服务、家电等13个一级子行业,这些细分行业背后隐藏着无数的投资线索。
行业分散无疑对选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深耕制造业16年,作为制造行业的投资先锋,刘杰形成了“产业思维、中观比较、精选个股”的投资逻辑。其投资方法论在于,产业视角解决方向问题,中观思维解决行业比较以及投资节奏问题,最后再精选个股,找到长期持续给股东创造回报的公司。
从他管理的嘉实先进制造产业布局来看,围绕“2(车和能源)+2(半导体和军工)”结构进行配置,选择中国有优势的产业,享受中国制造业从“大”到“强”带来的投资机会。
这一投资产业方向充分代表了刘杰对于先进制造的投资理念。从产业来看,目前制造业两大核心的驱动力是“车”和“能源”。在他看来,这两个行业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产业规模够大,二是我国牢牢掌握产业发展的主动权。
新能源汽车:从电动到智能的产业机遇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白皮书》,新能源汽车已经从政策推动向市场驱动转型,产业经历了萌芽期、初步探索期,从2021年已经进入快速成长期。从市场规模看,2021年新能源汽车产销突破350万辆,实现同比1.6倍的大幅增长,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
白皮书还显示,我国已基本攻克了动力电池、驱动电机、整车控制系统等主流电动化关键核心技术,建立了结构完整、自主可控的内循环产业体系。
作为产业投资先锋,刘杰大胆预计,新能源汽车销量预计将制造全世界超过10万亿级别的行业机会,目前全球新能源汽车仍有巨大的渗透空间,在此过程中,中国车企以及产业链相关公司有望走向全球,“全球化”会进一步打开龙头公司的市值空间。
面对新能源汽车掀起的产业浪潮,刘杰预判这一趋势所折射的未来:从车的电动化到智能化,带来从整车厂到零部件的重构,胜出的公司投资价值将凸显。以零部件为例,在电动到智能能的“重构”的过程中,供应链的边界变得模糊,很多国内的企业有机会脱颖而出。
按照他对产业趋势的把握,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先电动、后智能,电动化之后必然智能化”。电动化大幅降低造车门槛,智能化会成为核心竞争要素。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看到越来越多企业要造车,因为造车没门槛了,最后靠什么取胜消费者,靠什么赚钱,就靠智能化,智能化制造差异,智能化使得整个商业模式发生很大变化。”刘杰说道。
新能源车正在从政策驱动转向产品力驱动,行业就进入了供需两旺的阶段。而且,国产车在行业中的话语权越来越大。这一正在发生的现象在生活中已经得到印证。截至今年6月末,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突破1000万辆,且销量连续7年位居全球第一。
与此同时,新能源的产业链也会演绎硬件、软件到商业模式的演进,将孵化更多投资机会。“从‘硬’到‘软’到商业模式,目前正在从‘硬’慢慢到‘软’,只是我们还没有感受到商业模式的变化。”刘杰率先嗅到了这一以传统制造见长的行业正在发生的细微变化。
未来智能电动车将是产业发展方向,刘杰分析,各大汽车制造商正在打造自身覆盖硬件、软件、系统和解决方案的生态体系,从汽车全生命周期出发,服务覆盖娱乐、金融、互联网、智能家居等紧贴用户需求的产业链条。未来针对车这个场景的参与主体会越来越多,投资机会也会越来越丰富。
碳中和时代下的能源产业链前景
事实上,新能源汽车的变化仅仅是一个时代新的开始。全球已有130多个国家和经济体宣布到2050年实现碳中和目标,这意味着世界将开启第三次能源革命。而中国将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关于新能源,刘杰深情地指出:“我们要赋予能源更‘新’的理解,我们的‘新’不是指新旧的新,我们要有新的思维、新的视角,重点是能源变革、数字能源以及智慧能源,能源场景从过去的“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场景的价值量大幅提升”。
据他判断,能源行业将在碳中和的背景下发生巨大变化,“能源电力化,电力清洁化”是未来能源变革的核心。在此过程中,不仅是汽车的电动化,而且现在很多诸如工程机械工业领域正在经历电动化的转型,正在谱写巨大的能源前景。未来碳中和的路径是,大部分行业将实现电气化,让电力行业减碳或者脱碳。
刘杰分析,能源变革后智慧能源的核心是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以应对新能源占比不断提高。而这一新型系统中,能源供给以光伏、风电、储能高比例可再生能源为主,利用智能配电、储能、高度数字化的配电系统进行传输,依托高度智能化的手段,满足能源需求的同时,实现能源更清洁。
具体而言,“源、网、荷、储”各个环节都有投资机会。“源”主要以光伏、风电产业链为代表;“网”主要是电网改造和升级。初期是特高压、配电侧及储能硬件投入,体现在电力电子投资大幅增加,未来数字化和智能化会持续投入;“荷”主要是以新能源车为代表的用户侧的清洁能源市场前景广阔,“储”主要体现在电源侧、电网侧及用户侧均有大发展,未来抽水储能、电化学储能等各种技术将快速发展。
在此过程,刘杰表示,一方面,能源产业由大到强,关注度最高是光伏和风电产业,国产替代和技术进步带来成本大幅下降。另一方面,储能是第一性解决新型电力系统的方法,储能将在全球能源变革发展为新的趋势。其核心在于,如何降低成本以及如何在价格端补偿,未来独立的储能将迎来快速发展。
未来电力场景的投资价值会显著提升。类比手机、汽车,电力场景同样也会经历从硬件到软件、从软件到商业模式的转变,目前还处于硬件投资大幅增加阶段。
更宏大的产业趋势,更诱人的投资机遇
除了车和能源这些时代赋予的投资机遇,国产替代加速带来的投资机会,同样不容忽视。
站在“自主科技制造”的角度,刘杰坚定看好半导体设备、材料和零部件。支撑这一行业发展的逻辑在于,半导体是技术壁垒很高的核心卡脖子环节,随着国内技术突破,配套产业链的升级完善,国产替代存在巨大空间,经过前几年技术积累,国内设备材料企业已经完成研发测试,接下来进入迅速放量阶段。
作为制造领域“国之重器”的军工产业,也迎来难得发展时机。他认为,随着中国经济在全球占比的持续提升,军工行业由于计划属性强,竞争格局好,在当前形势变局中基本面有望持续走强,将从主题型行业发展为高景气度的行业。未来重点关注“十四五”期间竞争力强、有成长性的导弹、战机及相关原材料、零部件企业的高增速机会。
在刘杰眼中,在中国经济加速转型下,基于产业趋势的视角,先进制造的内涵更加丰富,更宏大的时代背景孕育着更大的机遇。包括半导体、国防军工在内的大制造细分行业充满了投资线索,通过中观维度的景气度透析,精选相关优质制造企业投资标的,是他拥抱产业变革的有力方式。
站在当下,在新能源成为今年投资热门赛道乃至将引领未来社会发展方向的重要领域,嘉实作为最早布局新能源产业链的基金公司,经过十余年长期深度钻研新能源产业,已经建立了覆盖上中下游产业链的投研资源、形成了从被动指数到主动权益上下游完整的产品链以及相关产业优质股票持仓的布局,助力产业腾飞发展。
刘杰作为嘉实最早专注新能源产业研究的团队成员之一,面临这一势不可挡的潮流,是酝酿已久的厚积簿发,更是与时代同行的笃定。
*风险提示:基金投资需谨慎。投资人应当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及其特有风险,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投资人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作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或本金不受损失。基金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