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5年春节以来,国产AI崛起带来的技术突破和产业重塑为股市注入了一针强心剂,也给中国资产价值重估的叙事增加了强有力的新逻辑。当前,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第四次科技革命迈入技术加速迭代、规模化应用起步阶段,这一次,中国新质力量跻身全球前列,重塑产业格局的同时也在影响市场未来。
科技成长,势不可挡!本期《投资笔记》为您分享国产AI崛起带来的产业新趋势,以及如何把握中长期投资机遇。
从底层芯片架构、软件开发,到大模型实现,再到终端应用,AI的触角深入整个科技产业链。而DeepSeek的惊艳亮相推动了整个产业应用进入从“1”到"N”快速提升的阶段。
截至目前,越来越多的科技大厂更为果敢地开启资本开支新投入,技术、投资、用户培养进入新爆发周期。这一切喻示着,在AI大时代背景下,高科技企业从过去的一轮收缩走向新一轮扩张,中国的科技和制造从“自立”到“自强”,这将会带来大量投资机会。
01
硬件先行 算力芯片有望迎来新周期
在泛AI产业链中,算力硬件、芯片供应属于产业链的上游。此前,在爆款应用还没出现或者起来之前,2021年那一轮浪潮很多投资涌入服务器、算力、芯片等硬件领域,在给AI应用打下坚实基础的同时,供需错配下也出现过阶段性冗余的现象。但行至2025年,库存周期消化,叠加应用端的爆发对算力需求会反向极大拉动。
爆款AI应用的出现对算力硬件的需求和消耗非常大。结合我们自己的亲身体验来说,大家在用一些APP的时候感受过搜索延时、阶段性宕机的情况,这就是算力不足的体现。随着用的人越来越多,就需要追加Capex(资本性开支),进入算力再投入的阶段。
从更长远的前景来看,当前的算力还远远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各种AI需求。AI应用空间非常广阔,绝对不只是停留在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比如写代码、文案、文生图/视频、视觉特效、游戏等,未来各种开放式的应用对算力的需求可能将是更高指数级别、爆发式的增长。
还有很多算力硬件、算法技术、应用等方面的突破等着我们去发掘、实现,目前只是相当初级的阶段,从布局中长期行情的角度来看,当前的机会或许远远大于风险。
作为算力芯片的核心组件,半导体产业也有可能在AI大爆发所涌现的需求驱动下重新走出一轮更长的上升周期。从底层硬件到终端软件,AI的影响力将进一步扩大,有望给投资者带来更多新机遇。
02
软件机遇大爆发,如何把握新机会?
DeepSeek的出现让很多人对AI软件应用的发展有了新的认知和期待,在全球AI发展的格局中,AI软件将成为未来的核心竞争力,无论是在B端还是C端,都将带来巨大的变革。
软件是核心竞争力。我本科学的是电子工程,最先开始学习的学科都是硬件领域的,后来学着学着,尤其是到了博士阶段,我发现自己变成了“软件从业者”,很多硬件的东西都需要通过软件编程来实现。
芯片领域甚至有“软件定义硬件”的说法,无论是最底层的芯片制作,还是利用软件去定义硬件,抽象来看,软件创造需求,然后引领需求。软件还有一个特征是高粘性,我们在端侧直接接触的各种手机端、电脑端APP等,在C端都有较强的用户黏性,能够在用户基础上带来持续的收入,助力其在市场竞争中进一步占据优势。
软件的确是很好的赛道,软件参与赛道竞争的都是重量级的玩家。从海外市场的经验来看,过往很多软件股都是大牛股,软件指数也有过持续性长的行情。但需要注意的是,软件的股价波动可能也不小,它的波动和投资回报是互相匹配的,大家在享受可能存在的爆发式增长的同时也要注意高弹性、高波动的特点,部分不愿意承担高波动或者对整个产业链缺乏全面深度了解的投资者,从这个赛道里赚钱可能会比较困难,交给相关方向专业研究者可能是较好路径。
长期来看,DeepSeek给软件市场整体带来了积极的变化,重新唤醒和提振了投资者对内需科技尤其是A股科技公司的信心。在机遇和方向已经逐渐确定的前提下,我们还需要甄别过程中受益和受损的方向,比如说我们之前用的一些APP可能在DeepSeek出现之后可能不再使用了,DeepSeek对曾经看好的一些标的是正面推动还是推陈出新,还需要去提高选股要求。
03
科技成长,或是2025乃至更长期的核心方向
从我跟踪观察和研究的情况来看,接下来类似DeepSeek这种现象级,或者说能提振市场信心的创新可能会越来越多,等待的周期可能会越来越短。
从全球范围来看,中国科技股的长期成长空间非常大,但目前绝对市值相对是低估的,且低估的幅度比较大。科技成长不仅可能是2025年的投资主线,叠加国内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政策支持、自主可控等因素,也可能是未来3-5年的核心方向。
比如,经济工作会议要求“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培育未来产业”,人工智能政策已经转向政策密集落地加码,国产算力、数据要素等基础设施建设有望进一步加速。
信创领域结合AI技术,或将带来巨大的投资机会。我们坚定看好内需科技的发展潜力,在投资策略上,我们更关注长期视角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始终坚持挖掘并紧密追踪信息产业板块中具有卓越潜力和价值的上市公司,将不断调整和优化我们的投资组合,力争为投资者创造长期稳定的投资回报。
未来可能会有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关注并选择科技投资,科技也是一个比较适合我们去长期投资的方向。我的建议是,投资也是生活的一部分,投资前还是要先充分了解科技投资的特性。
科技投资本身波动较大,新一轮科技变革正处于偏早期阶段,多学科交叉、新技术壁垒较高,有些细分产业定价还不够成熟,再叠加业绩可能会出现爆发式成长、市场也会有很多噪声,大家在工具选择、投资策略上一定要多花功夫,争取选准、拿住。
如果自己精力有限,可以选择交给专业投资者来操心;策略上可以利用定投,利用波动逆向分批布局。
注:仅为拟任基金经理当前市场观点,不代表产品未来必然投资方向。
风险提示:基金投资需谨慎,投资人应当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特别是特有风险,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是否和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谨慎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或本金不受损失。过往业绩不预示其未来业绩,其他基金的业绩也不构成本基金业绩的保证。本产品由嘉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发行与管理,代销机构不承担产品的投资、兑付和风险管理责任。
编者按:2025年春节以来,国产AI崛起带来的技术突破和产业重塑为股市注入了一针强心剂,也给中国资产价值重估的叙事增加了强有力的新逻辑。当前,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第四次科技革命迈入技术加速迭代、规模化应用起步阶段,这一次,中国新质力量跻身全球前列,重塑产业格局的同时也在影响市场未来。
科技成长,势不可挡!本期《投资笔记》为您分享国产AI崛起带来的产业新趋势,以及如何把握中长期投资机遇。
从底层芯片架构、软件开发,到大模型实现,再到终端应用,AI的触角深入整个科技产业链。而DeepSeek的惊艳亮相推动了整个产业应用进入从“1”到"N”快速提升的阶段。
截至目前,越来越多的科技大厂更为果敢地开启资本开支新投入,技术、投资、用户培养进入新爆发周期。这一切喻示着,在AI大时代背景下,高科技企业从过去的一轮收缩走向新一轮扩张,中国的科技和制造从“自立”到“自强”,这将会带来大量投资机会。
01
硬件先行 算力芯片有望迎来新周期
在泛AI产业链中,算力硬件、芯片供应属于产业链的上游。此前,在爆款应用还没出现或者起来之前,2021年那一轮浪潮很多投资涌入服务器、算力、芯片等硬件领域,在给AI应用打下坚实基础的同时,供需错配下也出现过阶段性冗余的现象。但行至2025年,库存周期消化,叠加应用端的爆发对算力需求会反向极大拉动。
爆款AI应用的出现对算力硬件的需求和消耗非常大。结合我们自己的亲身体验来说,大家在用一些APP的时候感受过搜索延时、阶段性宕机的情况,这就是算力不足的体现。随着用的人越来越多,就需要追加Capex(资本性开支),进入算力再投入的阶段。
从更长远的前景来看,当前的算力还远远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各种AI需求。AI应用空间非常广阔,绝对不只是停留在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比如写代码、文案、文生图/视频、视觉特效、游戏等,未来各种开放式的应用对算力的需求可能将是更高指数级别、爆发式的增长。
还有很多算力硬件、算法技术、应用等方面的突破等着我们去发掘、实现,目前只是相当初级的阶段,从布局中长期行情的角度来看,当前的机会或许远远大于风险。
作为算力芯片的核心组件,半导体产业也有可能在AI大爆发所涌现的需求驱动下重新走出一轮更长的上升周期。从底层硬件到终端软件,AI的影响力将进一步扩大,有望给投资者带来更多新机遇。
02
软件机遇大爆发,如何把握新机会?
DeepSeek的出现让很多人对AI软件应用的发展有了新的认知和期待,在全球AI发展的格局中,AI软件将成为未来的核心竞争力,无论是在B端还是C端,都将带来巨大的变革。
软件是核心竞争力。我本科学的是电子工程,最先开始学习的学科都是硬件领域的,后来学着学着,尤其是到了博士阶段,我发现自己变成了“软件从业者”,很多硬件的东西都需要通过软件编程来实现。
芯片领域甚至有“软件定义硬件”的说法,无论是最底层的芯片制作,还是利用软件去定义硬件,抽象来看,软件创造需求,然后引领需求。软件还有一个特征是高粘性,我们在端侧直接接触的各种手机端、电脑端APP等,在C端都有较强的用户黏性,能够在用户基础上带来持续的收入,助力其在市场竞争中进一步占据优势。
软件的确是很好的赛道,软件参与赛道竞争的都是重量级的玩家。从海外市场的经验来看,过往很多软件股都是大牛股,软件指数也有过持续性长的行情。但需要注意的是,软件的股价波动可能也不小,它的波动和投资回报是互相匹配的,大家在享受可能存在的爆发式增长的同时也要注意高弹性、高波动的特点,部分不愿意承担高波动或者对整个产业链缺乏全面深度了解的投资者,从这个赛道里赚钱可能会比较困难,交给相关方向专业研究者可能是较好路径。
长期来看,DeepSeek给软件市场整体带来了积极的变化,重新唤醒和提振了投资者对内需科技尤其是A股科技公司的信心。在机遇和方向已经逐渐确定的前提下,我们还需要甄别过程中受益和受损的方向,比如说我们之前用的一些APP可能在DeepSeek出现之后可能不再使用了,DeepSeek对曾经看好的一些标的是正面推动还是推陈出新,还需要去提高选股要求。
03
科技成长,或是2025乃至更长期的核心方向
从我跟踪观察和研究的情况来看,接下来类似DeepSeek这种现象级,或者说能提振市场信心的创新可能会越来越多,等待的周期可能会越来越短。
从全球范围来看,中国科技股的长期成长空间非常大,但目前绝对市值相对是低估的,且低估的幅度比较大。科技成长不仅可能是2025年的投资主线,叠加国内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政策支持、自主可控等因素,也可能是未来3-5年的核心方向。
比如,经济工作会议要求“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培育未来产业”,人工智能政策已经转向政策密集落地加码,国产算力、数据要素等基础设施建设有望进一步加速。
信创领域结合AI技术,或将带来巨大的投资机会。我们坚定看好内需科技的发展潜力,在投资策略上,我们更关注长期视角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始终坚持挖掘并紧密追踪信息产业板块中具有卓越潜力和价值的上市公司,将不断调整和优化我们的投资组合,力争为投资者创造长期稳定的投资回报。
未来可能会有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关注并选择科技投资,科技也是一个比较适合我们去长期投资的方向。我的建议是,投资也是生活的一部分,投资前还是要先充分了解科技投资的特性。
科技投资本身波动较大,新一轮科技变革正处于偏早期阶段,多学科交叉、新技术壁垒较高,有些细分产业定价还不够成熟,再叠加业绩可能会出现爆发式成长、市场也会有很多噪声,大家在工具选择、投资策略上一定要多花功夫,争取选准、拿住。
如果自己精力有限,可以选择交给专业投资者来操心;策略上可以利用定投,利用波动逆向分批布局。
注:仅为拟任基金经理当前市场观点,不代表产品未来必然投资方向。
风险提示:基金投资需谨慎,投资人应当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特别是特有风险,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是否和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谨慎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或本金不受损失。过往业绩不预示其未来业绩,其他基金的业绩也不构成本基金业绩的保证。本产品由嘉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发行与管理,代销机构不承担产品的投资、兑付和风险管理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