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情速览
股市动态:
7月16日,A股三大指数小幅下跌。截至收盘,沪指跌0.03%,深成指跌0.22%,创业板指跌0.22%。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1.44万亿,较上个交易日缩量1700亿。从板块来看,动物疫苗、化学制药、创新药、人形机器人等板块涨幅居前,保险、钢铁、PCB、稀土永磁等板块跌幅居前。截至7月15日,两市融资余额合计18713.57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49.45亿元。
债市动态:
7月16日,国债期货收盘多数下跌,30年期主力合约跌0.05%,10年期主力合约跌0.05%,5年期主力合约跌0.01%,2年期主力合约涨0.01%。
ETF指数资金流向:
7月15日,宽基板块:科创50资金净流入13.47亿元、中证2000资金净流入1.5亿元;沪深300资金净流出24.92亿元。行业和主题:金融地产资金净流入15.37亿元、科技资金净流入13.66亿元;医药资金净流出8.62亿元。7月16日,A500ETF嘉实(代码:159351)成交额为25.46亿元,嘉实科创芯片ETF(代码:588200)成交额为19.29亿元,稀土ETF嘉实(代码:516150)成交额为1.41亿元,嘉实中证高端装备细分50ETF(代码:159638)成交额为0.71亿元,科创医药ETF嘉实(代码:588700)成交额为0.25亿元。
二、今日聚焦
1、商务部部长王文涛:推动扩大电信、医疗领域的开放试点
商务部部长王文涛7月16日在《求是》发布《大力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文章。其中指出,着眼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质量更优的开放。高水平对外开放要落脚在优化资源配置、激发创新活力、提高生产效率上,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强支撑。推动货物贸易优化升级,推进市场多元化,促进贸易数字化绿色化发展,营造有利于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的制度环境,推进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创新提升服务贸易,全面实施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建设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示范区。创新发展数字贸易,深化数字贸易国际合作。放宽外商投资市场准入,推动扩大电信、医疗领域的开放试点,稳妥有序扩大教育、文化领域自主开放。落实好外商投资法及其实施条例,打造“投资中国”品牌。深化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完善国家级经开区开放政策体系,更好发挥稳外资主阵地作用。发挥外资企业圆桌会议制度作用,为外资企业提供优质服务。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引导产业链合理有序跨境布局,拓展境外经贸合作区功能,完善海外综合服务体系,促进投资合作。
2、A股股民已超2.4亿!近十年来每年新增投资者均超1000万
据证券时报网,中国结算发布了2024年统计年报,报告显示2024全年新增投资者1274.28万,其中新增自然人投资者1272.24万。2024年期末投资者数为2.37亿,比上年增加5.69%。此外,根据上交所公布的今年上半年开户数据,截至今年6月底,可推测A股股民已超2.4亿。
3、第十一批国家组织药品集采工作启动 已完成拟采购品种遴选
据国家医保局消息,第十一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工作日前启动,经过三阶段筛选,55个品种纳入第十一批集采报量范围。国家医保局相关司负责人介绍,第十一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工作,目前已完成拟采购品种遴选,即将开展医疗机构报量工作。采购规则总体将坚持“稳临床、保质量、防围标、反内卷”的原则。坚持“集采非新药、新药不集采”的原则,科学确定采购品种。集采药品都是已经上市多年、过了专利保护期、多家企业生产的品种,也就是说临床使用成熟的“老药”才会纳入集采范围,创新药不会被纳入集采。
4、国家统计局:今年二季度我国GDP达341778亿元
国家统计局今天(16日)发布,根据有关基础资料和国内生产总值(GDP)核算方法,经初步核算,今年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绝对额为34177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9459亿元,同比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27147亿元,同比增长4.8%;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95172亿元,同比增长5.7%。(以上资讯来自国内财经媒体公开报道)
三、策略观点
股票市场:
中信证券:美联储7月降息的可能性小 年内最多降息两次
中信证券研报指出,美国6月通胀基本延续“岁月静好”的状态,核心CPI环比增速连续第五个月低于预期,主因租金通胀和二手车价格降温。本次偏软的核心通胀不能验证“关税对通胀影响轻微”的猜想,事实上我们构建的“进口含量高的CPI”等追踪指标显示关税已初步影响到美国进口敏感型终端消费品价格。我们依旧认为美国通胀存在反弹隐忧,美联储7月降息的可能性小、年内最多降息两次,美元持续走弱的空间或较有限,美债目前的配置吸引力可能仍不太强。
华泰证券:当前板块低估低配,把握券商股修复机会
7月以来券商股密集发布中报业绩预告,已公告的27家中,大券商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集中在50%~80%,中小券商多集中在50%~120%,部分实现1000%以上增幅(有一定的低基数影响)。财富管理、投资交易、投行是核心增量,反映上半年权益市场景气度提升,成交额和投行融资额同比增长强劲。展望下半年,权益市场在“持续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的基调下有支撑,7月以来交投延续高景气度,香港IPO市场持续回暖,为券商营造良好经营环境。当前板块低估低配,把握券商股修复机会。
债券市场:
中信证券:当前债市面临多重因素影响
一方面,若政策有效抑制无序竞争、推动行业出清并促使价格回升,将对通胀形成支撑,进而对债市构成冲击。但当前市场仍担忧基本面与通胀改善的持续性,叠加内外需疲弱、财政与地产压力等因素,政策效果短期内或较温和。同时,货币政策仍维持偏宽松,流动性充裕,配置需求强,为债市提供支撑。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仅作为精选财经要闻服务,内容来自机构研报摘要、公开权威媒体报道;版权归原作者(机构研究员、媒体记者)所有,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嘉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无关;不作为对上述所涉行业及相关股票、基金的推荐,也不构成投资建议。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公司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如需购买相关基金产品,请关注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相关规定,做好风险评测,选择与之相匹配风险等级的产品。
一、行情速览
股市动态:
7月16日,A股三大指数小幅下跌。截至收盘,沪指跌0.03%,深成指跌0.22%,创业板指跌0.22%。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1.44万亿,较上个交易日缩量1700亿。从板块来看,动物疫苗、化学制药、创新药、人形机器人等板块涨幅居前,保险、钢铁、PCB、稀土永磁等板块跌幅居前。截至7月15日,两市融资余额合计18713.57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49.45亿元。
债市动态:
7月16日,国债期货收盘多数下跌,30年期主力合约跌0.05%,10年期主力合约跌0.05%,5年期主力合约跌0.01%,2年期主力合约涨0.01%。
ETF指数资金流向:
7月15日,宽基板块:科创50资金净流入13.47亿元、中证2000资金净流入1.5亿元;沪深300资金净流出24.92亿元。行业和主题:金融地产资金净流入15.37亿元、科技资金净流入13.66亿元;医药资金净流出8.62亿元。7月16日,A500ETF嘉实(代码:159351)成交额为25.46亿元,嘉实科创芯片ETF(代码:588200)成交额为19.29亿元,稀土ETF嘉实(代码:516150)成交额为1.41亿元,嘉实中证高端装备细分50ETF(代码:159638)成交额为0.71亿元,科创医药ETF嘉实(代码:588700)成交额为0.25亿元。
二、今日聚焦
1、商务部部长王文涛:推动扩大电信、医疗领域的开放试点
商务部部长王文涛7月16日在《求是》发布《大力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文章。其中指出,着眼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质量更优的开放。高水平对外开放要落脚在优化资源配置、激发创新活力、提高生产效率上,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强支撑。推动货物贸易优化升级,推进市场多元化,促进贸易数字化绿色化发展,营造有利于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的制度环境,推进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创新提升服务贸易,全面实施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建设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示范区。创新发展数字贸易,深化数字贸易国际合作。放宽外商投资市场准入,推动扩大电信、医疗领域的开放试点,稳妥有序扩大教育、文化领域自主开放。落实好外商投资法及其实施条例,打造“投资中国”品牌。深化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完善国家级经开区开放政策体系,更好发挥稳外资主阵地作用。发挥外资企业圆桌会议制度作用,为外资企业提供优质服务。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引导产业链合理有序跨境布局,拓展境外经贸合作区功能,完善海外综合服务体系,促进投资合作。
2、A股股民已超2.4亿!近十年来每年新增投资者均超1000万
据证券时报网,中国结算发布了2024年统计年报,报告显示2024全年新增投资者1274.28万,其中新增自然人投资者1272.24万。2024年期末投资者数为2.37亿,比上年增加5.69%。此外,根据上交所公布的今年上半年开户数据,截至今年6月底,可推测A股股民已超2.4亿。
3、第十一批国家组织药品集采工作启动 已完成拟采购品种遴选
据国家医保局消息,第十一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工作日前启动,经过三阶段筛选,55个品种纳入第十一批集采报量范围。国家医保局相关司负责人介绍,第十一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工作,目前已完成拟采购品种遴选,即将开展医疗机构报量工作。采购规则总体将坚持“稳临床、保质量、防围标、反内卷”的原则。坚持“集采非新药、新药不集采”的原则,科学确定采购品种。集采药品都是已经上市多年、过了专利保护期、多家企业生产的品种,也就是说临床使用成熟的“老药”才会纳入集采范围,创新药不会被纳入集采。
4、国家统计局:今年二季度我国GDP达341778亿元
国家统计局今天(16日)发布,根据有关基础资料和国内生产总值(GDP)核算方法,经初步核算,今年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绝对额为34177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9459亿元,同比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27147亿元,同比增长4.8%;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95172亿元,同比增长5.7%。(以上资讯来自国内财经媒体公开报道)
三、策略观点
股票市场:
中信证券:美联储7月降息的可能性小 年内最多降息两次
中信证券研报指出,美国6月通胀基本延续“岁月静好”的状态,核心CPI环比增速连续第五个月低于预期,主因租金通胀和二手车价格降温。本次偏软的核心通胀不能验证“关税对通胀影响轻微”的猜想,事实上我们构建的“进口含量高的CPI”等追踪指标显示关税已初步影响到美国进口敏感型终端消费品价格。我们依旧认为美国通胀存在反弹隐忧,美联储7月降息的可能性小、年内最多降息两次,美元持续走弱的空间或较有限,美债目前的配置吸引力可能仍不太强。
华泰证券:当前板块低估低配,把握券商股修复机会
7月以来券商股密集发布中报业绩预告,已公告的27家中,大券商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集中在50%~80%,中小券商多集中在50%~120%,部分实现1000%以上增幅(有一定的低基数影响)。财富管理、投资交易、投行是核心增量,反映上半年权益市场景气度提升,成交额和投行融资额同比增长强劲。展望下半年,权益市场在“持续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的基调下有支撑,7月以来交投延续高景气度,香港IPO市场持续回暖,为券商营造良好经营环境。当前板块低估低配,把握券商股修复机会。
债券市场:
中信证券:当前债市面临多重因素影响
一方面,若政策有效抑制无序竞争、推动行业出清并促使价格回升,将对通胀形成支撑,进而对债市构成冲击。但当前市场仍担忧基本面与通胀改善的持续性,叠加内外需疲弱、财政与地产压力等因素,政策效果短期内或较温和。同时,货币政策仍维持偏宽松,流动性充裕,配置需求强,为债市提供支撑。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仅作为精选财经要闻服务,内容来自机构研报摘要、公开权威媒体报道;版权归原作者(机构研究员、媒体记者)所有,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嘉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无关;不作为对上述所涉行业及相关股票、基金的推荐,也不构成投资建议。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公司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如需购买相关基金产品,请关注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相关规定,做好风险评测,选择与之相匹配风险等级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