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情速览
股市动态:
9月11日,A股集体大涨,截至收盘,沪指涨1.65%,深证成指涨3.36%,创业板指涨5.15%。沪深京三市全天成交额24646亿元,较上日放量4606亿元。全市场超4200只个股上涨。板块题材上,CPO、铜缆高速连接、半导体、光刻机、卫星通信等科技股涨幅居前;贵金属、油气、影视院线、旅游、乳业、CRO概念股表现落后。
债市动态:
9月11日,国债期货收盘多数上涨,30年期主力合约跌0.11%,10年期主力合约涨0.07%,5年期主力合约涨0.14%,2年期主力合约涨0.06%。
ETF指数资金流向:
9月10日,宽基板块:深证100净流入0.17亿元,沪深300净流出17亿元。行业和主题:电池净流入10亿元,半导体净流出13亿元。9月11日,科创债ETF嘉实(代码:159600)成交额为54亿元,科创芯片ETF(代码:588200)成交额为27.79亿元,A500ETF嘉实(代码:159351)成交额为23.20亿元,软件ETF(代码:159852)成交额为5.45亿元,稀土ETF嘉实(代码:516150)成交额为2.02亿元,稀有金属ETF(代码:562800)成交额为1.47亿元,科创医药ETF嘉实(代码:588700)成交额0.84亿元,高端装备ETF(代码:159638)成交额为0.63亿元,港股通消费ETF(代码:520620)成交为0.2亿元。
二、今日聚焦
1、中国人民银行:将加大对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地区的金融支持力度
9月1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全国部分地区实施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有关情况。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王信表示,下一步,中国人民银行将围绕增加有效金融服务供给,推动更高水平的金融开放合作,推动数智赋能金融发展等方面,加大对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地区的金融支持力度,为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作出积极贡献。
2、国家卫健委:我国跃居全球新药研发第二位
今天上午,国新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卫生健康工作发展成就。据介绍,我国在研新药数量占全球数量的比例超过20%,跃居全球新药研发第二位,舒格利单抗、恩沙替尼、谷美替尼等多款国产创新药陆续获批上市,填补了相应领域国产创新药的空白。我国自主研发的抗肿瘤药品泽布替尼已在多个国家获批上市。
3、今年1至8月 我国汽车产销量首次双超2000万辆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今年1至8月份,我国汽车产销量首次双超2000万辆。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至8月份,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2105.1万辆和2112.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7%和12.6%。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962.5万辆和96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7.3%和36.7%,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5.5%。在出口方面,1至8月份,汽车出口429.2万辆,同比增长13.7%。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153.2万辆,同比增长87.3%。
4、险资借道ETF入市 配置比例有望持续提升
今年以来,险资加大对权益市场的配置,除了直接投资股票之外,ETF也成为险资加大权益配置的重要工具。多位险资投资人士表示,今年加大了对沪深300、中证500、中证1000等指数ETF的配置。行业数据也验证了这一说法,险资频频现身ETF前十大持有人行列。业内人士认为,与直接投资股票相比,投资ETF具有波动性较低、能有效分散个股风险、流动性好等优势,契合险资的投资需求。未来险资或进一步加大对ETF的配置。(以上资讯来自国内财经媒体公开报道)
三、策略观点
股票市场:
中信建投:长期增长逻辑不变,看好药店行业温和恢复
中信建投研报称,近年来,经济环境、行业政策、人群消费习惯持续改变,头部药店积极适应相关变化,站在中长期维度来看,传统药店业态或将面临较多发展痛点,差异化转型势在必行。长期来看,药店行业处方外流、集中度提升逻辑不变。展望2025年,药店行业边际改善趋势明显,有望温和恢复。建议聚焦优质头部企业,转型有望催化估值提升。
中金公司:抢装促进光伏产业链经营现金改善 关注反内卷、高效组件、储能等环节
中金发布研报称,2Q25光伏需求得益于国内抢装而快速增长,主产业链公司2Q25的营收和毛利率总体有所修复,另外随着美国关税的缓和,相关企业理顺供应链后,美国市场的盈利亦显著修复。辅材方面,玻璃和胶膜2Q受抢装驱动价格及利润修复,海外客户需求强劲,利润优于国内且具备持续性。逆变器方面,集中式逆变器及储能系统在美国、德国、澳大利亚地区均存在超预期表现;此外,欧洲区域工商业项目配储需求强劲。
债券市场:
中信固收:年内10Y国债到期收益率有望重回1.6%
中信固收研报指出,债券在经历了持续的调整后,目前风险已经得到了明显释放。从基本面环境、贷债比价关系以及“股债跷跷板”钝化等角度来看,市场对于债券可以更加乐观一些。近期DR001的移动均值整体仍围绕政策利率运行,表明维持适度宽松的流动性环境依然是货币当局当下的政策目标。考虑到年内政策利率仍存在10bps降息空间,我们认为年内10Y国债到期收益率有望重回1.6%。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仅作为精选财经要闻服务,内容来自机构研报摘要、公开权威媒体报道;版权归原作者(机构研究员、媒体记者)所有,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嘉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无关;不作为对上述所涉行业及相关股票、基金的推荐,也不构成投资建议。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公司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如需购买相关基金产品,请关注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相关规定,做好风险评测,选择与之相匹配风险等级的产品。
一、行情速览
股市动态:
9月11日,A股集体大涨,截至收盘,沪指涨1.65%,深证成指涨3.36%,创业板指涨5.15%。沪深京三市全天成交额24646亿元,较上日放量4606亿元。全市场超4200只个股上涨。板块题材上,CPO、铜缆高速连接、半导体、光刻机、卫星通信等科技股涨幅居前;贵金属、油气、影视院线、旅游、乳业、CRO概念股表现落后。
债市动态:
9月11日,国债期货收盘多数上涨,30年期主力合约跌0.11%,10年期主力合约涨0.07%,5年期主力合约涨0.14%,2年期主力合约涨0.06%。
ETF指数资金流向:
9月10日,宽基板块:深证100净流入0.17亿元,沪深300净流出17亿元。行业和主题:电池净流入10亿元,半导体净流出13亿元。9月11日,科创债ETF嘉实(代码:159600)成交额为54亿元,科创芯片ETF(代码:588200)成交额为27.79亿元,A500ETF嘉实(代码:159351)成交额为23.20亿元,软件ETF(代码:159852)成交额为5.45亿元,稀土ETF嘉实(代码:516150)成交额为2.02亿元,稀有金属ETF(代码:562800)成交额为1.47亿元,科创医药ETF嘉实(代码:588700)成交额0.84亿元,高端装备ETF(代码:159638)成交额为0.63亿元,港股通消费ETF(代码:520620)成交为0.2亿元。
二、今日聚焦
1、中国人民银行:将加大对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地区的金融支持力度
9月1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全国部分地区实施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有关情况。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王信表示,下一步,中国人民银行将围绕增加有效金融服务供给,推动更高水平的金融开放合作,推动数智赋能金融发展等方面,加大对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地区的金融支持力度,为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作出积极贡献。
2、国家卫健委:我国跃居全球新药研发第二位
今天上午,国新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卫生健康工作发展成就。据介绍,我国在研新药数量占全球数量的比例超过20%,跃居全球新药研发第二位,舒格利单抗、恩沙替尼、谷美替尼等多款国产创新药陆续获批上市,填补了相应领域国产创新药的空白。我国自主研发的抗肿瘤药品泽布替尼已在多个国家获批上市。
3、今年1至8月 我国汽车产销量首次双超2000万辆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今年1至8月份,我国汽车产销量首次双超2000万辆。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至8月份,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2105.1万辆和2112.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7%和12.6%。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962.5万辆和96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7.3%和36.7%,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5.5%。在出口方面,1至8月份,汽车出口429.2万辆,同比增长13.7%。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153.2万辆,同比增长87.3%。
4、险资借道ETF入市 配置比例有望持续提升
今年以来,险资加大对权益市场的配置,除了直接投资股票之外,ETF也成为险资加大权益配置的重要工具。多位险资投资人士表示,今年加大了对沪深300、中证500、中证1000等指数ETF的配置。行业数据也验证了这一说法,险资频频现身ETF前十大持有人行列。业内人士认为,与直接投资股票相比,投资ETF具有波动性较低、能有效分散个股风险、流动性好等优势,契合险资的投资需求。未来险资或进一步加大对ETF的配置。(以上资讯来自国内财经媒体公开报道)
三、策略观点
股票市场:
中信建投:长期增长逻辑不变,看好药店行业温和恢复
中信建投研报称,近年来,经济环境、行业政策、人群消费习惯持续改变,头部药店积极适应相关变化,站在中长期维度来看,传统药店业态或将面临较多发展痛点,差异化转型势在必行。长期来看,药店行业处方外流、集中度提升逻辑不变。展望2025年,药店行业边际改善趋势明显,有望温和恢复。建议聚焦优质头部企业,转型有望催化估值提升。
中金公司:抢装促进光伏产业链经营现金改善 关注反内卷、高效组件、储能等环节
中金发布研报称,2Q25光伏需求得益于国内抢装而快速增长,主产业链公司2Q25的营收和毛利率总体有所修复,另外随着美国关税的缓和,相关企业理顺供应链后,美国市场的盈利亦显著修复。辅材方面,玻璃和胶膜2Q受抢装驱动价格及利润修复,海外客户需求强劲,利润优于国内且具备持续性。逆变器方面,集中式逆变器及储能系统在美国、德国、澳大利亚地区均存在超预期表现;此外,欧洲区域工商业项目配储需求强劲。
债券市场:
中信固收:年内10Y国债到期收益率有望重回1.6%
中信固收研报指出,债券在经历了持续的调整后,目前风险已经得到了明显释放。从基本面环境、贷债比价关系以及“股债跷跷板”钝化等角度来看,市场对于债券可以更加乐观一些。近期DR001的移动均值整体仍围绕政策利率运行,表明维持适度宽松的流动性环境依然是货币当局当下的政策目标。考虑到年内政策利率仍存在10bps降息空间,我们认为年内10Y国债到期收益率有望重回1.6%。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仅作为精选财经要闻服务,内容来自机构研报摘要、公开权威媒体报道;版权归原作者(机构研究员、媒体记者)所有,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嘉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无关;不作为对上述所涉行业及相关股票、基金的推荐,也不构成投资建议。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公司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如需购买相关基金产品,请关注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相关规定,做好风险评测,选择与之相匹配风险等级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