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情速览
股市动态:
9月12日,A股三大指数今日回调,截至收盘,沪指跌0.12%,深证成指跌0.43%,创业板指跌1.09%。沪深京三市全天成交额25483亿元,较上日放量837亿元。板块题材上,有色金属、存储芯片、影视院线、房地产、钢铁板块涨幅居前;保险、白酒、银行、证券、PEEK材料概念股跌幅居前。截至9月11日,两市融资余额合计23326.59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147.61亿元。
债市动态:
9月12日,国债期货收盘多数上涨,30年期主力合约涨0.38%,10年期主力合约涨0.06%,5年期主力合约涨0.01%,2年期主力合约涨跌0.03%。
ETF指数资金流向:
9月11日,宽基板块:中证A500净流入25.56亿元,科创50净流出21.67亿元。行业和主题:医药净流入17.86亿元,半导体净流出26亿元。9月12日,科创债ETF嘉实(代码:159600)成交额为55.08亿元,科创芯片ETF(代码:588200)成交额为46.01亿元,A500ETF嘉实(代码:159351)成交额为23亿元,软件ETF(代码:159852)成交额为4.19亿元,稀土ETF嘉实(代码:516150)成交额为3.8亿元,稀有金属ETF(代码:562800)成交额为1.55亿元,科创医药ETF嘉实(代码:588700)成交额0.63亿元,高端装备ETF(代码:159638)成交额为0.57亿元,港股通消费ETF(代码:520620)成交为0.5亿元。
二、今日聚焦
1、人民银行:截至二季度末,绿色贷款余额约42.4万亿元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王信出席会议。王信指出,人民银行积极支持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绿色贷款余额约42.4万亿元,绿色债券余额超过2.2万亿元,这两个指标在全世界位于前列;普惠小微贷款、科技贷款都比去年同期增长12%以上,养老产业贷款同比增长43%,均高于整体贷款增速。
2、中央结算公司、同业拆借中心将联合推出集中债券借贷业务
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将于2025年10月10日联合推出集中债券借贷业务。集中债券借贷业务是中央结算公司与同业拆借中心共同提供的银行间债券市场自动融券服务。融出方按照自愿原则,完成参数设置、设定可融出债券,构成融券池。当融入方在结算日出现应付债券不足时,通过同业拆借中心本币交易平台发起集中债券借贷指令,中央结算公司在融券池内自动完成匹配、达成债券融通并提供担保品管理和结算服务。集中债券借贷业务面向所有银行间债券市场成员,资管产品需委托其资产管理人代为办理业务。
3、两部门印发《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提出,2027年,新型储能基本实现规模化、市场化发展,技术创新水平和装备制造能力稳居全球前列,市场机制、商业模式、标准体系基本成熟健全,适应新型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多元储能体系初步建成,形成统筹全局、多元互补、高效运营的整体格局,为能源绿色转型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到1.8亿千瓦以上,带动项目直接投资约2500亿元,新型储能技术路线仍以锂离子电池储能为主,各类技术路线及应用场景进一步丰富,培育一批试点应用项目,打造一批典型应用场景。
4、三部门印发《电力装备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
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能源局印发《电力装备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近年来,全球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加速推进,我国正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为电力装备行业带来旺盛需求,整体来看,电力装备行业稳增长形势良好。2025—2026年主要目标是:传统电力装备年均营收增速保持6%左右,新能源装备营收稳中有升;发电装备产量保持在合理区间,供给得到有效保障,新能源装备出口量实现增长;重点地区、重点企业带动作用加强,电力装备领域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年均营收增速7%左右,龙头企业年均营收增速10%左右;推动一批标志性装备攻关突破和推广应用。(以上资讯来自国内财经媒体公开报道)
三、策略观点
股票市场:
中信建投证券:电子行业周期有望持续向上,整体配置价值凸显
中信建投证券研报称,上半年消费电子和半导体持续复苏,在AI算力的进一步催化下,进入新一轮的双旺共振期,相应带动业绩持续向上。展望下半年及明年,消费电子旺季叠加端侧AI新品密集发布,国内外大厂AI相关资本开支指引积极,驱动电子行业基本面向好,加之创新升级等各项利好催化,行业周期有望持续向上,整体配置价值凸显。半导体方面,建议关注国内自主算力芯片及先进封装标的。消费电子方面,建议关注华为手机产业链、苹果产业链、折叠屏产业链、MR产业链、汽车电子产业链。
中国银河证券:2026年或成为折叠屏市场复苏的关键年
中国银河证券研报表示,算力板块依然处于业绩兑现阶段,以及相对较为适中的估值水平,下半年依然继续看好算力相关的PCB、国产算力、IP授权、芯片电感等。2026年或成为折叠屏市场复苏的关键年,折叠产品将有望带动整体品类的讨论度,并可能在软件交互与硬件设计层面带来新的思考,进一步活化市场需求。同时今年推出的新型可穿戴设备也有望推动市场复苏。通过技术突破+生态整合+市场下沉,AR眼镜厂商正在推动AR眼镜从“小众极客玩具”迈向“大众智能终端”,随着AI+AR技术的成熟,智能眼镜有望成为继智能手机后的下一代主流计算终端。
债券市场:
中信证券:债券市场料仍是高波动状态
中信固收研报指出,今年7月,境外机构连续三个月减持人民币债券,且当月减持规模超3000亿元。究其原因,一方面,同期国内债市大幅熊陡和权益资产投资性价比的提升或使得外资减持国债;另一方面,由于汇兑收益下降以及境外机构去年同期配置的同业存单迎来到期高峰,境外机构显著减持了同业存单。往后看,8-9月国内债券市场料仍是高波动状态,同时考虑权益资产的表现较好,预计外资持债或仍面临阶段性的流出压力。对于汇率而言,我们认为人民币汇率有望震荡偏强,并逐步回归“三价合一”。但考虑到当前国内基本面对于汇率而言更多起到托底作用,权益市场迎来外资流入但债券市场面临一定流出压力,预计人民币汇率大幅走升仍需要更多催化。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仅作为精选财经要闻服务,内容来自机构研报摘要、公开权威媒体报道;版权归原作者(机构研究员、媒体记者)所有,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嘉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无关;不作为对上述所涉行业及相关股票、基金的推荐,也不构成投资建议。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公司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如需购买相关基金产品,请关注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相关规定,做好风险评测,选择与之相匹配风险等级的产品。
一、行情速览
股市动态:
9月12日,A股三大指数今日回调,截至收盘,沪指跌0.12%,深证成指跌0.43%,创业板指跌1.09%。沪深京三市全天成交额25483亿元,较上日放量837亿元。板块题材上,有色金属、存储芯片、影视院线、房地产、钢铁板块涨幅居前;保险、白酒、银行、证券、PEEK材料概念股跌幅居前。截至9月11日,两市融资余额合计23326.59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147.61亿元。
债市动态:
9月12日,国债期货收盘多数上涨,30年期主力合约涨0.38%,10年期主力合约涨0.06%,5年期主力合约涨0.01%,2年期主力合约涨跌0.03%。
ETF指数资金流向:
9月11日,宽基板块:中证A500净流入25.56亿元,科创50净流出21.67亿元。行业和主题:医药净流入17.86亿元,半导体净流出26亿元。9月12日,科创债ETF嘉实(代码:159600)成交额为55.08亿元,科创芯片ETF(代码:588200)成交额为46.01亿元,A500ETF嘉实(代码:159351)成交额为23亿元,软件ETF(代码:159852)成交额为4.19亿元,稀土ETF嘉实(代码:516150)成交额为3.8亿元,稀有金属ETF(代码:562800)成交额为1.55亿元,科创医药ETF嘉实(代码:588700)成交额0.63亿元,高端装备ETF(代码:159638)成交额为0.57亿元,港股通消费ETF(代码:520620)成交为0.5亿元。
二、今日聚焦
1、人民银行:截至二季度末,绿色贷款余额约42.4万亿元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王信出席会议。王信指出,人民银行积极支持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绿色贷款余额约42.4万亿元,绿色债券余额超过2.2万亿元,这两个指标在全世界位于前列;普惠小微贷款、科技贷款都比去年同期增长12%以上,养老产业贷款同比增长43%,均高于整体贷款增速。
2、中央结算公司、同业拆借中心将联合推出集中债券借贷业务
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将于2025年10月10日联合推出集中债券借贷业务。集中债券借贷业务是中央结算公司与同业拆借中心共同提供的银行间债券市场自动融券服务。融出方按照自愿原则,完成参数设置、设定可融出债券,构成融券池。当融入方在结算日出现应付债券不足时,通过同业拆借中心本币交易平台发起集中债券借贷指令,中央结算公司在融券池内自动完成匹配、达成债券融通并提供担保品管理和结算服务。集中债券借贷业务面向所有银行间债券市场成员,资管产品需委托其资产管理人代为办理业务。
3、两部门印发《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提出,2027年,新型储能基本实现规模化、市场化发展,技术创新水平和装备制造能力稳居全球前列,市场机制、商业模式、标准体系基本成熟健全,适应新型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多元储能体系初步建成,形成统筹全局、多元互补、高效运营的整体格局,为能源绿色转型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到1.8亿千瓦以上,带动项目直接投资约2500亿元,新型储能技术路线仍以锂离子电池储能为主,各类技术路线及应用场景进一步丰富,培育一批试点应用项目,打造一批典型应用场景。
4、三部门印发《电力装备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
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能源局印发《电力装备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近年来,全球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加速推进,我国正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为电力装备行业带来旺盛需求,整体来看,电力装备行业稳增长形势良好。2025—2026年主要目标是:传统电力装备年均营收增速保持6%左右,新能源装备营收稳中有升;发电装备产量保持在合理区间,供给得到有效保障,新能源装备出口量实现增长;重点地区、重点企业带动作用加强,电力装备领域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年均营收增速7%左右,龙头企业年均营收增速10%左右;推动一批标志性装备攻关突破和推广应用。(以上资讯来自国内财经媒体公开报道)
三、策略观点
股票市场:
中信建投证券:电子行业周期有望持续向上,整体配置价值凸显
中信建投证券研报称,上半年消费电子和半导体持续复苏,在AI算力的进一步催化下,进入新一轮的双旺共振期,相应带动业绩持续向上。展望下半年及明年,消费电子旺季叠加端侧AI新品密集发布,国内外大厂AI相关资本开支指引积极,驱动电子行业基本面向好,加之创新升级等各项利好催化,行业周期有望持续向上,整体配置价值凸显。半导体方面,建议关注国内自主算力芯片及先进封装标的。消费电子方面,建议关注华为手机产业链、苹果产业链、折叠屏产业链、MR产业链、汽车电子产业链。
中国银河证券:2026年或成为折叠屏市场复苏的关键年
中国银河证券研报表示,算力板块依然处于业绩兑现阶段,以及相对较为适中的估值水平,下半年依然继续看好算力相关的PCB、国产算力、IP授权、芯片电感等。2026年或成为折叠屏市场复苏的关键年,折叠产品将有望带动整体品类的讨论度,并可能在软件交互与硬件设计层面带来新的思考,进一步活化市场需求。同时今年推出的新型可穿戴设备也有望推动市场复苏。通过技术突破+生态整合+市场下沉,AR眼镜厂商正在推动AR眼镜从“小众极客玩具”迈向“大众智能终端”,随着AI+AR技术的成熟,智能眼镜有望成为继智能手机后的下一代主流计算终端。
债券市场:
中信证券:债券市场料仍是高波动状态
中信固收研报指出,今年7月,境外机构连续三个月减持人民币债券,且当月减持规模超3000亿元。究其原因,一方面,同期国内债市大幅熊陡和权益资产投资性价比的提升或使得外资减持国债;另一方面,由于汇兑收益下降以及境外机构去年同期配置的同业存单迎来到期高峰,境外机构显著减持了同业存单。往后看,8-9月国内债券市场料仍是高波动状态,同时考虑权益资产的表现较好,预计外资持债或仍面临阶段性的流出压力。对于汇率而言,我们认为人民币汇率有望震荡偏强,并逐步回归“三价合一”。但考虑到当前国内基本面对于汇率而言更多起到托底作用,权益市场迎来外资流入但债券市场面临一定流出压力,预计人民币汇率大幅走升仍需要更多催化。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仅作为精选财经要闻服务,内容来自机构研报摘要、公开权威媒体报道;版权归原作者(机构研究员、媒体记者)所有,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嘉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无关;不作为对上述所涉行业及相关股票、基金的推荐,也不构成投资建议。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公司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如需购买相关基金产品,请关注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相关规定,做好风险评测,选择与之相匹配风险等级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