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市场速递:三大股指集体上涨,沪指创下近十年新高
| 2025-10-24
本文内容2366个字,建议阅读时长5分钟
10月24日市场速递:三大股指集体上涨,沪指创下近十年新高
字体大小:

一、行情速览

股市动态:

10月24日,A股三大指数今日集体上涨,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涨0.71%,深证成指涨2.02%,创业板指涨3.57%。沪深京三市全天成交额19916亿元,较上日放量3309亿元。全市场超3000只个股上涨。板块题材上,存储芯片、算力硬件、商业航天、军工装备、光刻机、人形机器人概念股涨幅居前;深圳国企改革、煤炭开采加工、燃气、白酒、房地产、钢铁、零售板块跌幅居前。截至10月23日,沪深两市融资融券合计2.44万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减少13.34元。

债市动态:

10月24日,国债期货持续走弱,30年期主力合约盘中跌0.30%,现报114.950点。10年期跌0.07%,现报107.99点。5年期跌0.05%,现报105.61点。2年期跌0.01%,现报102.336点。

ETF指数资金流向:

10月23日,宽基板块:科创50净流入7.9亿元,沪深300净流出13.28亿元。行业和主题:半导体净流入12.05亿元,煤炭净流出6.02亿元。10月24日,科创债ETF嘉实(代码:159600)成交额为62.77亿元,科创芯片ETF(代码:588200)成交额为58.23亿元,A500ETF嘉实(代码:159351)成交额为17.12亿元,软件ETF(代码:159852)成交额为3.79亿元,稀土ETF嘉实(代码:516150)成交额为3.62亿元,稀有金属ETF(代码:562800)成交额为1.91亿元,科创医药ETF嘉实(代码:588700)成交0.22亿元,机器人ETF(代码:159526)成交额为0.40亿元,港股通消费ETF(代码:520620)成交为0.20亿元。

二、今日聚焦

1、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京召开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2025年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举行。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全会指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个阶梯式递进、不断发展进步的历史过程,需要不懈努力、接续奋斗。“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在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十五五”时期我国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我国发展处于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完整产业体系优势、丰富人才资源优势更加彰显。全党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必胜信心,积极识变应变求变,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勇于面对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以历史主动精神克难关、战风险、迎挑战,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续写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新篇章,奋力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2、国家发改委主任郑栅洁:未来10年将再造一个中国高技术产业

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郑栅洁介绍,创新育新,就是要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2024年,我国“三新”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18%。《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打造新兴支柱产业,加快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将催生数个万亿元级甚至更大规模的市场;《建议》还提出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推动量子科技、生物制造、氢能和核聚变能、脑机接口、具身智能、第六代移动通信等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这些产业蓄势发力,未来10年将再造一个中国高技术产业。

3、科技部部长阴和俊:全面实施人工智能+行动

中共中央今天上午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和解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科技部党组书记、部长阴和俊介绍,深入推进数字中国建设。建设开放共享安全的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加快人工智能等数智技术创新,强化算力、算法、数据等高效供给。全面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全方位赋能千行百业。

4、今年前三季度,我国机械工业生产实现较快增长、外贸出口彰显韧性

最新数据显示,前三季度,规模以上机械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7%,高于全国工业2.5个百分点,有力支撑工业经济平稳运行。从行业看,汽车和电气机械行业增速分别为11.2%和11.1%,对全部规上工业增长贡献率均达到11%。从产品看,重点监测产品中,68%的产品累计产量同比增长,汽车、太阳能电池、挖掘机产量增速均超10%。随着人工智能与工业融合步伐加快,制造业智能化转型持续深化,我国智能装备领域呈现迅猛发展态势。前三季度,智能设备制造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2%。数控机床、工控系统、3D打印设备产量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尤其突出的是,工业机器人前9个月的产量已达到59.5万套,超过上年全年的产量。(以上资讯来自国内财经媒体公开报道)

三、策略观点

股票市场

中金公司:资本市场有望呈现“长期”、“稳进”趋势

五年规划对资本市场的重视程度逐步抬升。五年规划期间市场表现与基本面情况相关,政策力度加码也助力带动信心改善。从时间维度,部分五年规划期间市场行情演绎呈现“首尾较强”特征。另外,五年规划发布往往也对市场存在短期事件驱动效应。历次五年规划着重发展部署的领域多有较为出色表现。“十五五”期间资本市场机遇期特征包括,一是全球货币体系重塑过程中,中国资产重估可能仍在初期阶段;二是AI浪潮趋势,中国有望在新一轮AI科技浪潮中充分获益;三是中国制造优势。上述趋势有望在资本市场中形成中长期映射,带来相应投资机遇。

中信建投:中长期关注政策持续发力点

“十五五”规划将锚定2026年至2030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航向,或将以长期战略之举扩大内需、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以高效能治理促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为三大主线。扩大内需方面,或将减少消费领域限制性措施,重在提高投资效益;新质生产力方面,或将建立全要素生产率指标体系,更新重点产业领域;高水平安全方面,或将持续在金融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粮食能源安全、军事安全等领域不断发力。投资机遇方面,中短期聚焦政策预期差,重点关注基建、军工、人民币国际化、原子级制造、循环回收等领域,中长期关注政策持续发力点,包括内需消费、半导体、跨境电商、生物医药、新能源储能等领域。

债券市场

财通证券:债市依旧可以积极参与

二十届四中全会通告发布,对于纯债,无论是历史还是当下,市场交易重心并未放在会议本身,近期还是围绕中美、监管、货币政策预期等因素进行交易,建议继续保持多头思维。从会议本身来看,高层对于经济远期发展的方向并未发生改变,高质量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等依旧是主题,短期内高层对完成年内经济目标有较强诉求,托底政策已经陆续出台,后续关键是有没有超预期的财政地产增量政策,以及能否推动信用扩张,在没有显著的积极变化之前,债市依旧可以积极参与;远期目标实现有一定难度,但未来仍需“走一步看一步”。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仅作为精选财经要闻服务,内容来自机构研报摘要、公开权威媒体报道;版权归原作者(机构研究员、媒体记者)所有,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嘉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无关;不作为对上述所涉行业及相关股票、基金的推荐,也不构成投资建议。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公司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如需购买相关基金产品,请关注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相关规定,做好风险评测,选择与之相匹配风险等级的产品。

下一篇
10月24日市场速递:三大股指集体上涨,沪指创下近十年新高
| 2025-10-24
本文内容2366个字,建议阅读时长5分钟
10月24日市场速递:三大股指集体上涨,沪指创下近十年新高
字体大小:

一、行情速览

股市动态:

10月24日,A股三大指数今日集体上涨,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涨0.71%,深证成指涨2.02%,创业板指涨3.57%。沪深京三市全天成交额19916亿元,较上日放量3309亿元。全市场超3000只个股上涨。板块题材上,存储芯片、算力硬件、商业航天、军工装备、光刻机、人形机器人概念股涨幅居前;深圳国企改革、煤炭开采加工、燃气、白酒、房地产、钢铁、零售板块跌幅居前。截至10月23日,沪深两市融资融券合计2.44万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减少13.34元。

债市动态:

10月24日,国债期货持续走弱,30年期主力合约盘中跌0.30%,现报114.950点。10年期跌0.07%,现报107.99点。5年期跌0.05%,现报105.61点。2年期跌0.01%,现报102.336点。

ETF指数资金流向:

10月23日,宽基板块:科创50净流入7.9亿元,沪深300净流出13.28亿元。行业和主题:半导体净流入12.05亿元,煤炭净流出6.02亿元。10月24日,科创债ETF嘉实(代码:159600)成交额为62.77亿元,科创芯片ETF(代码:588200)成交额为58.23亿元,A500ETF嘉实(代码:159351)成交额为17.12亿元,软件ETF(代码:159852)成交额为3.79亿元,稀土ETF嘉实(代码:516150)成交额为3.62亿元,稀有金属ETF(代码:562800)成交额为1.91亿元,科创医药ETF嘉实(代码:588700)成交0.22亿元,机器人ETF(代码:159526)成交额为0.40亿元,港股通消费ETF(代码:520620)成交为0.20亿元。

二、今日聚焦

1、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京召开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2025年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举行。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全会指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个阶梯式递进、不断发展进步的历史过程,需要不懈努力、接续奋斗。“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在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十五五”时期我国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我国发展处于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完整产业体系优势、丰富人才资源优势更加彰显。全党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必胜信心,积极识变应变求变,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勇于面对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以历史主动精神克难关、战风险、迎挑战,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续写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新篇章,奋力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2、国家发改委主任郑栅洁:未来10年将再造一个中国高技术产业

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郑栅洁介绍,创新育新,就是要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2024年,我国“三新”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18%。《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打造新兴支柱产业,加快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将催生数个万亿元级甚至更大规模的市场;《建议》还提出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推动量子科技、生物制造、氢能和核聚变能、脑机接口、具身智能、第六代移动通信等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这些产业蓄势发力,未来10年将再造一个中国高技术产业。

3、科技部部长阴和俊:全面实施人工智能+行动

中共中央今天上午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和解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科技部党组书记、部长阴和俊介绍,深入推进数字中国建设。建设开放共享安全的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加快人工智能等数智技术创新,强化算力、算法、数据等高效供给。全面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全方位赋能千行百业。

4、今年前三季度,我国机械工业生产实现较快增长、外贸出口彰显韧性

最新数据显示,前三季度,规模以上机械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7%,高于全国工业2.5个百分点,有力支撑工业经济平稳运行。从行业看,汽车和电气机械行业增速分别为11.2%和11.1%,对全部规上工业增长贡献率均达到11%。从产品看,重点监测产品中,68%的产品累计产量同比增长,汽车、太阳能电池、挖掘机产量增速均超10%。随着人工智能与工业融合步伐加快,制造业智能化转型持续深化,我国智能装备领域呈现迅猛发展态势。前三季度,智能设备制造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2%。数控机床、工控系统、3D打印设备产量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尤其突出的是,工业机器人前9个月的产量已达到59.5万套,超过上年全年的产量。(以上资讯来自国内财经媒体公开报道)

三、策略观点

股票市场

中金公司:资本市场有望呈现“长期”、“稳进”趋势

五年规划对资本市场的重视程度逐步抬升。五年规划期间市场表现与基本面情况相关,政策力度加码也助力带动信心改善。从时间维度,部分五年规划期间市场行情演绎呈现“首尾较强”特征。另外,五年规划发布往往也对市场存在短期事件驱动效应。历次五年规划着重发展部署的领域多有较为出色表现。“十五五”期间资本市场机遇期特征包括,一是全球货币体系重塑过程中,中国资产重估可能仍在初期阶段;二是AI浪潮趋势,中国有望在新一轮AI科技浪潮中充分获益;三是中国制造优势。上述趋势有望在资本市场中形成中长期映射,带来相应投资机遇。

中信建投:中长期关注政策持续发力点

“十五五”规划将锚定2026年至2030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航向,或将以长期战略之举扩大内需、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以高效能治理促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为三大主线。扩大内需方面,或将减少消费领域限制性措施,重在提高投资效益;新质生产力方面,或将建立全要素生产率指标体系,更新重点产业领域;高水平安全方面,或将持续在金融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粮食能源安全、军事安全等领域不断发力。投资机遇方面,中短期聚焦政策预期差,重点关注基建、军工、人民币国际化、原子级制造、循环回收等领域,中长期关注政策持续发力点,包括内需消费、半导体、跨境电商、生物医药、新能源储能等领域。

债券市场

财通证券:债市依旧可以积极参与

二十届四中全会通告发布,对于纯债,无论是历史还是当下,市场交易重心并未放在会议本身,近期还是围绕中美、监管、货币政策预期等因素进行交易,建议继续保持多头思维。从会议本身来看,高层对于经济远期发展的方向并未发生改变,高质量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等依旧是主题,短期内高层对完成年内经济目标有较强诉求,托底政策已经陆续出台,后续关键是有没有超预期的财政地产增量政策,以及能否推动信用扩张,在没有显著的积极变化之前,债市依旧可以积极参与;远期目标实现有一定难度,但未来仍需“走一步看一步”。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仅作为精选财经要闻服务,内容来自机构研报摘要、公开权威媒体报道;版权归原作者(机构研究员、媒体记者)所有,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嘉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无关;不作为对上述所涉行业及相关股票、基金的推荐,也不构成投资建议。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公司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如需购买相关基金产品,请关注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相关规定,做好风险评测,选择与之相匹配风险等级的产品。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