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情速览
股市动态:
10月27日,A股三大指数今日集体上涨,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涨1.18%,收3996.94,深证成指涨1.51%,创业板指涨1.98%。全市场超3300只个股上涨。板块题材上,存储芯片、小金属、可控核聚变涨幅居前;风电设备、游戏、海南自贸区等板块跌幅居前。截至10月24日,沪深两市融资融券合计24496.69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61.71亿元。
债市动态:
10月27日,国债期货拉升,30年期主力合约盘中涨0.20%,现报115.270点。10年期涨0.12%,现报108.15点。5年期涨0.12%,现报105.745点。2年期涨0.04%,现报102.378点。
ETF指数资金流向:
10月24日,宽基板块:上证50资金净流入3.66亿元;科创50资金净流出19.39亿元,中证A500资金净流出17.98亿元。行业和主题:红利资金净流入7.51亿元、机器人资金净流入5.29亿元;半导体资金净流出25.3亿元、人工智能ETF资金净流出14.96亿元。10月27日,科创债ETF嘉实(代码:159600)成交额为72.48亿元,科创芯片ETF(代码:588200)成交额为52.18亿元,A500ETF嘉实(代码:159351)成交额为18.87亿元,稀土ETF嘉实(代码:516150)成交额为4.33亿元,软件ETF(代码:159852)成交额为4.05亿元,稀有金属ETF(代码:562800)成交额为2.34亿元,机器人ETF(代码:159526)成交额为0.40亿元,科创医药ETF嘉实(代码:588700)成交0.28亿元。
二、今日聚焦
1、中美就关税等多项议题形成初步共识
10月25日至26日,中美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经贸磋商。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表示,中美经贸团队就双方关注的经贸议题进行了深入、坦诚的讨论和交流。中美双方就相关议题建设性地探讨了一些妥善处理双方关注的方案,形成了初步共识。下一步各自将会履行内部报批程序。
2、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今日召开
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将于10月27日至30日拉开帷幕。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余位重要嘉宾将齐聚于此,围绕“创新、变革、重塑下的全球金融发展”这一核心主题,共商全球金融发展大计,共探应对挑战之策。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将“创新”置于主题首位,中国人民银行即将在论坛期间发布的一系列金融标准,更将为金融科技规范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3、国务院公布国有资产最新“家底”
10月26日,国务院关于2024年度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综合报告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国有资产最新“家底”公布。截至2024年末,全国国有企业(不含金融企业)资产总额401.7万亿元、国有资本权益109.4万亿元。国有金融企业资产总额487.9万亿元、国有金融资本权益33.9万亿元。报告称,各地区各部门持续提升国有资产管理水平,坚决管好、用好全体人民的共同宝贵财富。
4、2025年1—9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3.2%
10月2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1—9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3732亿元,同比增长3.2%。1—9月份,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落实更加积极有为宏观政策,培育壮大新经济增长点,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等新质生产力较快增长,叠加低基数效应影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速继续回升。(以上资讯来自国内财经媒体公开报道)
三、策略观点
股票市场
中信证券:市场重新回到业绩驱动的结构市
在过去两周,活跃资金基本已经迅速完成持仓调整;市场对贸易争端的理解也迅速从TACO交易经验的复制转向认真对待;本周中美谈判有阶段性的结果,三季报也披露结束,往后看还是积极寻找明年可能有持续利润高增的方向。市场重新回到业绩驱动的结构市。
财信证券:积极做多A股
10月底前后将是市场行情的重要分水岭。10月底中美谈判之后,预计市场对此前利空因素充分消化,如果谈判并未出现进一步不利因素,届时市场将走出震荡调整区间,指数选择继续突破向上的概率较大,建议短期提升风险偏好,积极做多A股。中期而言,在反内卷政策、居民储蓄入市、美联储降息、技术面反转等支撑下,第四季度A股仍将走牛。
债券市场
中金公司:从股市和商品角度看四季度债牛演绎
债市牛市逻辑正在显现,主要源于股市和商品市场走强带动风险偏好上升,但经济走弱、融资环境改善及贸易摩擦加剧,导致资金从权益类资产向债券转移,市场对债券的信心修复。债券市场供需关系改善,资金分流至固收类产品,叠加存款利率跌破固收产品收益率,推动资金向债券配置倾斜,叠加利空通胀预期,整体利空因素强化,为债市提供持续上行动力。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仅作为精选财经要闻服务,内容来自机构研报摘要、公开权威媒体报道;版权归原作者(机构研究员、媒体记者)所有,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嘉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无关;不作为对上述所涉行业及相关股票、基金的推荐,也不构成投资建议。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公司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如需购买相关基金产品,请关注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相关规定,做好风险评测,选择与之相匹配风险等级的产品。
一、行情速览
股市动态:
10月27日,A股三大指数今日集体上涨,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涨1.18%,收3996.94,深证成指涨1.51%,创业板指涨1.98%。全市场超3300只个股上涨。板块题材上,存储芯片、小金属、可控核聚变涨幅居前;风电设备、游戏、海南自贸区等板块跌幅居前。截至10月24日,沪深两市融资融券合计24496.69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61.71亿元。
债市动态:
10月27日,国债期货拉升,30年期主力合约盘中涨0.20%,现报115.270点。10年期涨0.12%,现报108.15点。5年期涨0.12%,现报105.745点。2年期涨0.04%,现报102.378点。
ETF指数资金流向:
10月24日,宽基板块:上证50资金净流入3.66亿元;科创50资金净流出19.39亿元,中证A500资金净流出17.98亿元。行业和主题:红利资金净流入7.51亿元、机器人资金净流入5.29亿元;半导体资金净流出25.3亿元、人工智能ETF资金净流出14.96亿元。10月27日,科创债ETF嘉实(代码:159600)成交额为72.48亿元,科创芯片ETF(代码:588200)成交额为52.18亿元,A500ETF嘉实(代码:159351)成交额为18.87亿元,稀土ETF嘉实(代码:516150)成交额为4.33亿元,软件ETF(代码:159852)成交额为4.05亿元,稀有金属ETF(代码:562800)成交额为2.34亿元,机器人ETF(代码:159526)成交额为0.40亿元,科创医药ETF嘉实(代码:588700)成交0.28亿元。
二、今日聚焦
1、中美就关税等多项议题形成初步共识
10月25日至26日,中美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经贸磋商。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表示,中美经贸团队就双方关注的经贸议题进行了深入、坦诚的讨论和交流。中美双方就相关议题建设性地探讨了一些妥善处理双方关注的方案,形成了初步共识。下一步各自将会履行内部报批程序。
2、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今日召开
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将于10月27日至30日拉开帷幕。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余位重要嘉宾将齐聚于此,围绕“创新、变革、重塑下的全球金融发展”这一核心主题,共商全球金融发展大计,共探应对挑战之策。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将“创新”置于主题首位,中国人民银行即将在论坛期间发布的一系列金融标准,更将为金融科技规范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3、国务院公布国有资产最新“家底”
10月26日,国务院关于2024年度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综合报告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国有资产最新“家底”公布。截至2024年末,全国国有企业(不含金融企业)资产总额401.7万亿元、国有资本权益109.4万亿元。国有金融企业资产总额487.9万亿元、国有金融资本权益33.9万亿元。报告称,各地区各部门持续提升国有资产管理水平,坚决管好、用好全体人民的共同宝贵财富。
4、2025年1—9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3.2%
10月2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1—9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3732亿元,同比增长3.2%。1—9月份,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落实更加积极有为宏观政策,培育壮大新经济增长点,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等新质生产力较快增长,叠加低基数效应影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速继续回升。(以上资讯来自国内财经媒体公开报道)
三、策略观点
股票市场
中信证券:市场重新回到业绩驱动的结构市
在过去两周,活跃资金基本已经迅速完成持仓调整;市场对贸易争端的理解也迅速从TACO交易经验的复制转向认真对待;本周中美谈判有阶段性的结果,三季报也披露结束,往后看还是积极寻找明年可能有持续利润高增的方向。市场重新回到业绩驱动的结构市。
财信证券:积极做多A股
10月底前后将是市场行情的重要分水岭。10月底中美谈判之后,预计市场对此前利空因素充分消化,如果谈判并未出现进一步不利因素,届时市场将走出震荡调整区间,指数选择继续突破向上的概率较大,建议短期提升风险偏好,积极做多A股。中期而言,在反内卷政策、居民储蓄入市、美联储降息、技术面反转等支撑下,第四季度A股仍将走牛。
债券市场
中金公司:从股市和商品角度看四季度债牛演绎
债市牛市逻辑正在显现,主要源于股市和商品市场走强带动风险偏好上升,但经济走弱、融资环境改善及贸易摩擦加剧,导致资金从权益类资产向债券转移,市场对债券的信心修复。债券市场供需关系改善,资金分流至固收类产品,叠加存款利率跌破固收产品收益率,推动资金向债券配置倾斜,叠加利空通胀预期,整体利空因素强化,为债市提供持续上行动力。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仅作为精选财经要闻服务,内容来自机构研报摘要、公开权威媒体报道;版权归原作者(机构研究员、媒体记者)所有,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嘉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无关;不作为对上述所涉行业及相关股票、基金的推荐,也不构成投资建议。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公司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如需购买相关基金产品,请关注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相关规定,做好风险评测,选择与之相匹配风险等级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