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情速览
股市动态:
11月15日A股三大指数今日集体下跌,截至收盘,沪指跌1.45%,深成指跌2.62%,创业板指跌3.91%,北证50指数跌0.75%,全市场成交额18633亿元,较上日缩量79亿元。全市场超4300只个股飘绿。板块题材上,Sora概念、教育、短剧游戏等涨幅居前,军工、芯片概念跌幅居前。截至11月14日,两市两融余额合计18424.85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减少76亿元。
债市动态:
11月15日,国债期货收盘,30年期主力合约跌0.06%报113.1;10年期主力合约涨0.01%,5年期主力合约跌0.02%,2年期主力合约涨0.01%,长短端走势分化。中证转债指数收盘跌0.57%。
ETF指数资金流向:
11月14日净流入前10的指数以中大盘为主,中证A500流入74亿,港股指数也有较多流入;行业/主题指数层面以科技板块为主,恒生科技指数流入10亿。净流出前10的指数包含大中小盘宽基,沪深300流出近21亿;行业/主题层面以红利、芯片为主。
二、今日聚焦
1、【国家统计局:10月份各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降幅总体收窄】2024年10月份,70个大中城市中,各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降幅收窄或转涨、同比降幅趋稳,一线城市二手住宅环比转涨,房地产市场预期进一步改善。10月份,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0.2%,降幅比上月收窄0.3个百分点。一线城市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由上月下降1.2%转为上涨0.4%,为近13个月以来首次转涨。其中,北京、上海和深圳分别上涨1.0%、0.2%和0.7%,广州下降0.4%。
2、【国家统计局: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5.3%】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5.3%。增加值增速,均为扣除价格因素的实际增长率。从环比看,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月增长0.41%。1—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
3、【国家统计局:10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4.8%】10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396亿元,同比增长4.8%,增速比上月加快1.6个百分点。其中,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40944亿元,增长4.9%。1—10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8960亿元,同比增长3.5%。其中,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359039亿元,增长3.9%。
4、【美联储鲍威尔:不急于降息】华尔街见闻:鲍威尔在达拉斯的演讲中表示“经济并没有发出任何我们需要急于降低利率的信号”,这是他在通胀数据公布后首次提供对未来货币政策的指引/沟通,虽然在演讲稿中鲍威尔依然强调就业和通胀的风险趋于平衡,但在提及通胀时强调了2%的目标没有被达到(not there yet),并且致力于“完成这项工作”。(以上资讯来自国内财经媒体公开报道)
三、策略观点
股票市场:
1、中信证券:科技产业的投资主线将继续围绕AI展开
随着大模型能力在多模态、逻辑推理等方面的持续进步,AI料将与千行百业的数智化转型深度结合,从算力基础设施到终端应用落地,持续驱动科技产业投资,建议关注AI算力、应用与数据、AI终端三个方向的投资机会。而随着宏观经济环境的转暖以及产业政策的逐步落地,建议关注需求复苏背景下,互联网、安卓消费电子、汽车产业链、半导体、运营商等细分科技板块的投资机遇。
2、中金公司:短期政策效果初现,仍待政策继续加码
10月经济数据整体边际改善,主要体现了短期稳增长政策的效果。社零方面主要受以旧换新政策叠加网络购物促销带动。投资方面,传统基建受益于财政支出进度加快而增速继续回升,而房地产销售受政策带动出现回暖,但拿地和投资仍弱。与需求端结构一致,生产端边际上主要受服务业带动,而政策发力与库存回补带动下,部分原材料制造业同比增速边际改善。近期数据表明经济的“量”有所改善,但价格仍然低迷,说明需求缺口仍然比较大,仍待政策继续加码,尤其是增量财政政策。
债券市场:
华泰证券:“固收+”有望成为公募基金和理财等重点布局领域
1、权益市场随着基本面脉络清晰,机构端获取超额收益及绝对收益难度下降,“固收+”产品这几年固收-的产品属性有望逆转,迎来顺风期。权益市场走势整体依旧会呈现一定的混沌性,对操作灵活性、安全边际的要求更高。
2、经济尾部风险降低,但弹性难大,信用端资产荒未逆转,债市总体提供票息+降低组合波动率的作用仍然稳健。
3、空转多阶段,风险可控的“固收+”更易成为此阶段中可接受度高的产品类型,成为把握市场机会的抓手。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仅作为精选财经要闻服务,内容来自机构研报摘要、公开权威媒体报道;版权归原作者(机构研究员、媒体记者)所有,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嘉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无关;不作为对上述所涉行业及相关股票、基金的推荐,也不构成投资建议。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公司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如需购买相关基金产品,请关注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相关规定,做好风险评测,选择与之相匹配风险等级的产品。
一、行情速览
股市动态:
11月15日A股三大指数今日集体下跌,截至收盘,沪指跌1.45%,深成指跌2.62%,创业板指跌3.91%,北证50指数跌0.75%,全市场成交额18633亿元,较上日缩量79亿元。全市场超4300只个股飘绿。板块题材上,Sora概念、教育、短剧游戏等涨幅居前,军工、芯片概念跌幅居前。截至11月14日,两市两融余额合计18424.85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减少76亿元。
债市动态:
11月15日,国债期货收盘,30年期主力合约跌0.06%报113.1;10年期主力合约涨0.01%,5年期主力合约跌0.02%,2年期主力合约涨0.01%,长短端走势分化。中证转债指数收盘跌0.57%。
ETF指数资金流向:
11月14日净流入前10的指数以中大盘为主,中证A500流入74亿,港股指数也有较多流入;行业/主题指数层面以科技板块为主,恒生科技指数流入10亿。净流出前10的指数包含大中小盘宽基,沪深300流出近21亿;行业/主题层面以红利、芯片为主。
二、今日聚焦
1、【国家统计局:10月份各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降幅总体收窄】2024年10月份,70个大中城市中,各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降幅收窄或转涨、同比降幅趋稳,一线城市二手住宅环比转涨,房地产市场预期进一步改善。10月份,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0.2%,降幅比上月收窄0.3个百分点。一线城市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由上月下降1.2%转为上涨0.4%,为近13个月以来首次转涨。其中,北京、上海和深圳分别上涨1.0%、0.2%和0.7%,广州下降0.4%。
2、【国家统计局: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5.3%】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5.3%。增加值增速,均为扣除价格因素的实际增长率。从环比看,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月增长0.41%。1—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
3、【国家统计局:10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4.8%】10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396亿元,同比增长4.8%,增速比上月加快1.6个百分点。其中,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40944亿元,增长4.9%。1—10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8960亿元,同比增长3.5%。其中,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359039亿元,增长3.9%。
4、【美联储鲍威尔:不急于降息】华尔街见闻:鲍威尔在达拉斯的演讲中表示“经济并没有发出任何我们需要急于降低利率的信号”,这是他在通胀数据公布后首次提供对未来货币政策的指引/沟通,虽然在演讲稿中鲍威尔依然强调就业和通胀的风险趋于平衡,但在提及通胀时强调了2%的目标没有被达到(not there yet),并且致力于“完成这项工作”。(以上资讯来自国内财经媒体公开报道)
三、策略观点
股票市场:
1、中信证券:科技产业的投资主线将继续围绕AI展开
随着大模型能力在多模态、逻辑推理等方面的持续进步,AI料将与千行百业的数智化转型深度结合,从算力基础设施到终端应用落地,持续驱动科技产业投资,建议关注AI算力、应用与数据、AI终端三个方向的投资机会。而随着宏观经济环境的转暖以及产业政策的逐步落地,建议关注需求复苏背景下,互联网、安卓消费电子、汽车产业链、半导体、运营商等细分科技板块的投资机遇。
2、中金公司:短期政策效果初现,仍待政策继续加码
10月经济数据整体边际改善,主要体现了短期稳增长政策的效果。社零方面主要受以旧换新政策叠加网络购物促销带动。投资方面,传统基建受益于财政支出进度加快而增速继续回升,而房地产销售受政策带动出现回暖,但拿地和投资仍弱。与需求端结构一致,生产端边际上主要受服务业带动,而政策发力与库存回补带动下,部分原材料制造业同比增速边际改善。近期数据表明经济的“量”有所改善,但价格仍然低迷,说明需求缺口仍然比较大,仍待政策继续加码,尤其是增量财政政策。
债券市场:
华泰证券:“固收+”有望成为公募基金和理财等重点布局领域
1、权益市场随着基本面脉络清晰,机构端获取超额收益及绝对收益难度下降,“固收+”产品这几年固收-的产品属性有望逆转,迎来顺风期。权益市场走势整体依旧会呈现一定的混沌性,对操作灵活性、安全边际的要求更高。
2、经济尾部风险降低,但弹性难大,信用端资产荒未逆转,债市总体提供票息+降低组合波动率的作用仍然稳健。
3、空转多阶段,风险可控的“固收+”更易成为此阶段中可接受度高的产品类型,成为把握市场机会的抓手。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仅作为精选财经要闻服务,内容来自机构研报摘要、公开权威媒体报道;版权归原作者(机构研究员、媒体记者)所有,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嘉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无关;不作为对上述所涉行业及相关股票、基金的推荐,也不构成投资建议。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公司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如需购买相关基金产品,请关注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相关规定,做好风险评测,选择与之相匹配风险等级的产品。